Skip to content

只要走路,就绕不开百丽

发表时间:Fri Mar 08 2024 19:43:48 GMT+0800 (中国标准时间)

banfoSB https://mmbiz.qpic.cn/sz\_mmbiz\_jpg/156LbcibvbJoO1ibQwm5Q1zGKYuRREhE3FVDaHyprXPKgNreRs2jUzS4FmRiaDoLzxIQrW4fvpGfibPNOOEyO6Uohg/0?wx_fmt=jpeg

这是半佛仙人的第1520篇原创

1

这个世界有很多品牌,是你生活中绕不开的。

只要你走路,就绕不过百丽。

我知道你会有些懵,不明白为啥。

自己有那么多的品牌可以选,关百丽啥事?

但如果我拿出百丽旗下的品牌给阁下一看,相信你们会瞬间顿悟。

惊不惊喜,意不意外?

上面的品牌,是不是都在商场里见过?

本以为什么BELLE,TATA,森达,SLY,MOUSSY,SKAP,STACCATO等等等等这些商场里出镜率极高的品牌们。

互相之间没啥关系,结果他们是一家。

哪怕是走到运动休闲,百丽也有CHAMPION(冠军)等着你。

正当我以为自己从没买过百丽这些产品的时候,我媳妇告诉我,CAT也是百丽的,我那一堆风骚的大黄靴,居然来自百丽。

而且他们还手握儿童品牌。

我赶紧看了看我孩子,我悟了。

这就跟车企一样,你以为大众、奥迪、保时捷和宾利是四个不同的公司,还总拿出来做比较。

结果它们都是大众旗下的。

百丽,就是鞋中的大众。

你可能没买过,但很难没见过。

也可能买过,但根本不知道自己买过。

套用富兰克林的话来说,只要出门,就离不开百丽的宇宙。

就像泳装离不开沙滩,海豹离不开皮球,歌手离不开麦克风一样。

人类的衣食住行中,百丽占了一项。

如果走路也算出行的话。

那百丽其实是占了俩。

之前我看动画片,说瀞灵廷藏着无形帝国,我一直觉得是扯淡。

怎么可能有这种事情?

现在我信了,百丽就是隐藏在商城里的无形帝国。

除非这辈子告别穿鞋,不然百丽总会冒出来一次。

让你带一双它的鞋回家。

别不信,

截至2023年11月30日,百丽时尚于中国有8,300多家直营店及数万名店员,遍布30多个省份的300多个城市以及香港和澳门。

作为对比,肯德基在中国的门店数量也才突破一万家。

用个不恰当的比喻,你见到肯德基的频次有多高。

那么百丽在你身边出现的可能性就有多大。

陈奕迅老师的街角未必能遇到咖啡厅。

但在商场的一角碰到一家百丽,可能性还是挺大。

百丽用自己海量的店面证明,只要你买鞋,就能逛到我的柜台。

饱和式铺货,流浪地球看了都直呼内行。

2

店面多的直接反馈,就是卖得好。

你是不是以为商场里的专柜无人问津,开这么多店连本都回不了?

但看着我老婆的购物车,以及百丽招股书:

“截至2023年11月30日止九个月,净利润为21亿元,同比增长92.7%。截至2023年11月30日止九个月,净利润率达12.8%,为往绩记录期间的最高水平。”

就能发现,百丽不仅能回本,而且还很赚钱。

而且还是赚钱的天顶星,大家感受一下。

“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的资料,以零售额计,百丽时尚在中国时尚鞋履市场的份额已连续十余年位居第一,且市场份额持续扩大,其中2022年的市场份额上升至12.3%。”

在快消时尚行业中,这个份额,叫一句鞋王是没问题的。

和短视频那种邪魅一笑的王不同,百丽这个鞋王不是爽文设定,而是靠实打实的数据说话的。

这就跟考试排名一样,我说自己第一没用,得分数说了算。

百丽是如何变成鞋王的?

鞋海战术。

无论你想买什么鞋,什么类型什么款式什么大小。

我都有。

让你挑到最后一定能挑到我的产品为止。

百丽手握19个品牌,几乎涵盖了你能想到的所有类型的鞋服。

这种模式看起来不复杂,其实一点都不简单。

而且很有效果。

这么庞大的商业帝国是如何建立起来的?

三个办法。

一个是自建品牌。

1992年百丽创立的BELLE品牌在内地开始开展业务,1998年又创立了STACCATO,1999年创立了TEENMIX,2003年创立了TATA等等。

百丽这些眼花缭乱的品牌不是一夜之间就弄出来的。

早在二十到三十年前,百丽就跟下饺子一样创办多个品牌互为矩阵。

时间跨度大到消费者如果不是特意去研究,根本意识不到这些品牌出自同一家。

另一个办法就是靠钞能力。

2007年后百丽先后并购和收购股权的品牌有森达,SKAP,INITIAL,73Hours,OGR等等。

相比自己创立,这样的好处是更容易做品牌细分。

就像大众收购了保时捷。

谁能说保时捷和大众一样?

但如果是大众自己造一个超跑品牌,花的钱可比买保时捷多得多了。

况且也不一定能成功。

收购带来的好处就是双赢。

2018年百丽通过收购将高端女鞋品牌73Hours纳入麾下。

截至2023年11月30日止九个月:

“73Hours的收入相较2018年同期复合增长率逾30%,较2022年同期同比增长近60%。”

2023年1月百丽收购了OGR,随后为OGR提供了原创设计、渠道以及营销等全方位的支持。

“2023双十一期间,OGR在中国的线上销售额较2022年同期增长约380%。”

“收购后一年内,OGR2023年下半年的零售额较上半年增长约六倍。”

第三个办法就是品牌合作。

2019年百丽成为冠军(Champion)的中国代理,随后取得了冠军品牌的商标使用权,开始相关的设计研发和生产。

也就是传说中的中标冠军。

外国来的名牌我手握手,直接把蛋糕变大。

如果说一开始的BELLE只是一家专注女鞋的品牌。

随着品牌的不断扩张,百丽的多个品牌已经涵盖了几乎所有的时尚风格。

无论是时尚流行,还是功能休闲,或者是运动休闲以及潮牌活力。

无论是男人女人还是儿童的鞋帽服饰。

都被百丽一网打尽。

靠着上面三个策略,百丽一路高歌猛进。

无论你要什么价位的什么款式,百丽都能给你整出来。

百丽旗下的各个品牌差异化又很大。

比如高端品牌73Hours和大众的品牌完全不是一个赛道。

价格上也有了区分。

品牌之间彼此独立的好处就是,不会互相产生冲击。

想象一下,劳斯莱斯卖宝马一系的价格,那劳斯莱斯这个品牌也就不用玩了。

这就相当于李云龙打平安县城。

全军上下该狙击的狙击,该伏击的伏击。

自己打自己的,但总体战略目标又没变。

那就是全军阻止地方增援,为李云龙掏出来意大利炮留时间。

海量的门店+风格各异的品牌。

直接填满了消费者的视线。

你绕不开百丽的迷宫,自然就绕不开百丽的产品。

产品足够多的同时,也要保证门店足够多。

看得到买不到等于没看到。

上面已经提到了,百丽有8000家接近9000家门店。

尽可能地覆盖了所有的城市。

主打一个量大管饱。

同时百丽的线下门店签的租赁合同一般不超过三年。

会根据租赁费用和门店规模以及城市和商圈的等级来做划分。

赚钱的就继续租,不赚钱的就关掉。

这听起来是个常识,但你翻开很多零售店的历史就会发现,被租金拖死的品牌不在少数。

解决好租金问题,才是看透了商业。

3

当搞定款式类型和店面数量后,百丽要搞定的,是生产速度。

看得到买得到但是拿不到货,等于买不到。

时尚行业更是如此,快,才是最重要的。

一个款式可能就流行几个月,甚至几个星期。

别人货都卖断了,你这头生产线还没玩明白。

那就不用玩这个圈子了。

如何让消费者买到最新的货?

快速生产。

以BELLE品牌的数据举个例子:

BELLE采用独特的“订、补、迭”三步货品模式。

**订:**为了推出新季产品,BELLE最初只下达相当于典型季节估计销量大约40%的订单。

这样既保证有货卖,又能保证不烂库存。

**补:**凭藉数字化管理以及内部的无缝合作,哪款卖的好就立刻补货,可以在下单后最快15天内出货。

**迭:**持续关注消费者反馈,相应补充设计新款,该等新款可能是BELLE现有流行设计的变形亦或是基于新流行趋势的追加设计,并在当季发货。

而支持快速生产的,是集团强大的供应链。

其柔性供应链模式,先是把产品的设计研发生产和物流管理垂直一体化以及数字化。

这样可以用最大程度的压缩产品上市的时间,对供应链上突然出现的变化也能做出快速的应对。

总结一下就是,垂直一体化的业务模式。

翻译成人话就是“没有中间商赚差价”。

能自己干的事情,尽量不麻烦别人动手。

对于营收规模小的集团来说,外包自然是最省事的。

但对于百丽这种开了8000+店的巨头来说。

从商品企划、设计研发、生产制造、商品管理、DTC零售到客户运营的全价值链都把握在自己手上,既省钱,又可控。

重要的是快。

保证上新速度的同时,也能保证不烂库存。

在2010年之前,只要完成以上三点,就是一家优秀的快消时尚企业。

但是2010年之后,光做到以上三点还不行。

因为时代变了,互联网来了。

入驻和加码主要电商平台是第一步,培养主播自主带货是第二步,找KOL带货是第三步,在小红书抖音上开号是第四步。

在大家还停留在实体和电商的转型之际,百丽已经把线上玩明白了。

“百丽线上渠道的收入已经由截至2017年2月28日止年度的不足7%增长到截至2023年11月30日止九个月的约28%”

在别的品牌还在纠结要不要开账号弄直播的时候,直播已经成为百丽重要的销售渠道之一了。

“2023年2月28日至2023年11月30日,直播销售额占百丽时尚线上销售额约27%。”

时代变了,为消费者提供产品的方式也要跟着变,才行。

不然就从鞋王变成鞋王遗址,出现在商学院的教材中,供大家感慨一句就完了。

4

其实上面的内容,大部分企业都知道。

不知道的听人讲几句,也都知道了,大家都不傻。

但知道和做到,是两码事。

我还知道上清北比较好呢,知道没用,得做到。

支撑百丽能够大规模开店不赔钱,能够快速生产不烂尾,能够线上打折不怕赔钱的核心之一是数字化。

每个环节都要采用数字化技术,才能高效“完成任务”。

科技的力量,才是商战最后的较量。

设计阶段,除了依靠设计师的经验和创意,百丽也研发各种数字工具来支持设计师的工作。

专门的鞋履研发平台里有鞋楦、鞋款、材料、工艺和产品品类数据库。

设计一双鞋就跟网游捏人脸一样快。

这相当于赛车比赛,起步就比对手快了好几秒。

24小时的耐力赛,差距可能就是几秒。

商品的管理上,百丽用动态数据呈现产品的生命周期。

能直接地分析商品的“进、销、调、存”数据,快速制定订补迭计划和决策、提高货品流转效率。

哪里不对就点哪里。

生产上,智能化带来的速度提升甩手工一大截。

百丽的皮革检测技术每一分钟可处理一块皮革,节省95%以上的手动检测时间。

还有通过利用建模技术、视觉化技术和机器人技术开发的生产线,这个生产速度,嗖嗖的。

到了销售端,通过用户运营工具,可以深度接触到客户,了解用户喜好,并且迅速把数据传回总部,方便迭代新品。

全链路的数字化应用,从商品企划到研发设计,再到生产制造与零售运营。

让百丽能洞悉最新时尚潮流,还能快速的交付出来。

这才是当前版本,百丽能当“鞋王”的重要原因。

数据上的成功,反应到现实中就是我老婆的购物车。

这不是妇女节到了,我媳妇购物车里放了好几双鞋。

比如德训鞋,玛丽珍鞋,芭蕾舞鞋和乐福鞋等等等等。

女鞋牛x之处在于只看名字根本不知道这是干嘛的。

德训鞋是德国牧羊犬训练专用鞋么?

芭蕾舞鞋,是我理解的那个芭蕾舞么?

而百丽的牛x之处就是,这些鞋,它都有。

甭管我们要什么价位,要什么款式。

百丽就跟哆啦A梦一样能掏出来相应的道具。

看到这里会不会有个疑惑,既然都是百丽旗下的产品,为啥要搞这么多品牌,只搞一个不行么?

不行。

差异化带来的不仅仅是品牌的不同,更是认知的不同。

运动品牌做休闲,休闲品牌做潮牌,潮牌转作运动品牌。

会让消费者觉得你不专业。

什么都做,等于什么都做不好。

一个品牌发展到一定规模,就会形成专属于自己的标签。

试图用一个标签来满足所有人的需求,结果就是所有人的需求都没有得到满足。

大家知道这19个品牌都属于百丽,也不影响大家分别购买自己所需要的款式。

但如果19个风格都归一个品牌,那等它的也只有拆分和独立了。

所以说:真正的鞋王,全世界都分不清到底哪些才是你的品牌,但大家都因为各自的需求,最终买了你家的品牌。

只要逛街,就绕不开一双百丽。

听起来是个段子,但其实,这才是商业巨子。

买我,不需要知道买了我。

这是一种离谱的境界。

-----------------------

公众号:半佛仙人(ID:banfoSB)

B站:硬核的半佛仙人

微博:半佛仙人正在装

知乎:半佛仙人

这是一个神奇的男人,你完全猜不出他会写出什么,他自己也不知道。

点击关注下方账号,你将感受到一个朋克的灵魂,且每篇文章都有惊喜。****

**-----------------------
**

感谢大家一直以来的阅读、在看和转发,由于微信官方变动,之后所有的抽奖都放置在后台,大家可在公众号页面发送相关暗号关键词获取抽奖,每一篇文章会给到一个不同的暗号,对应的抽奖都是独立的,此篇暗号为【鞋王】,在后台回复【鞋王】,即可点击进去参与抽奖!抽奖内容、金额、个数等都无变化,在开奖前参与抽奖,操作均有效。

注意,后台(不是评论区,是后台)回复【鞋王】即可参与抽奖。

后台回复(不是评论区,是后台)即可参与抽奖。

后台回复(不是评论区,是后台)即可参与抽奖。

就像大家之前回复摸鱼一样。

【我爱这个魔幻的世界】

阅读原文

上次更新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