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每个人都活过,但不是所有人都生活过

发表时间:Sat Dec 02 2023 17:56:51 GMT+0800 (中国标准时间)

banfoSB https://mmbiz.qpic.cn/sz\_mmbiz\_jpg/3Xbx2HV4F3fahztziaENYC9p0b6PGHWNCQKc5xNUMaFW4CK0ba1Qe5wmnjYM3wBVGYbeibib0kR5oVjNXtQmGkm7Q/0?wx_fmt=jpeg

这是半佛仙人的第1435篇原创

1

前段时间在朋友圈刷到一个视频,快手拍的。

内容很简单,讲的是两兄弟在同一天晚上18点后的不同生活轨迹。

故事里哥哥是哈尔滨一所大学的老师,弟弟是北京某大厂的员工。

在某个瞬间两人同框,画面中间一条线,如利刃般割开两个世界的分野。

画外音女声温柔,问出的问题却直扣灵魂:

此刻的你,已经走上回家的路,还是仍然在赶路?

这里的【此刻】,指的便是晚上18点。

这个时间节点,非常非常微妙。

在此之前两人都需要上班,状态其实大同小异。

但18点后哥哥下班弟弟留下,故事忽然就分出了两条支线——

一边是暖色调的回家之旅,一边是冷色调的公司加班。

哥哥回家见老婆孩子的时候,弟弟还在公司写方案。

哥哥在家里陪家人吃饭,弟弟为了省时间吃泡面,还没嘬上一口就被同事叫走。

两兄弟的一天如此,一生也是如此。

许多年前他们都还是孩子的时候,是在同一个城市同一个家庭大概率也是同一所学校里长大的,那时候每天的生活大概不会有太大区别。

直到彼此十八岁那年他们考上了不同的大学,毕业后选择了不同的城市,找了不同的工作。

于是种子在不同土壤里生根发芽,开出了两样的花。

生活的区别看似在晚上18点才出现,命运支流的分岔口却藏于许多年前。

这个视频真挺有意思的,看似在讲两兄弟,其实是讲两种选择对应的两种人生。

你很难说哪一种选择更好。

弟弟享受了大城市的繁华和便利,同样也需要承担竞争的压力和工作对生活的挤压;

哥哥的收入自然很难与弟弟相比,但却有了更多时间经营自己的小家,陪伴妻女和爸妈。

人生的有趣之处正在于此——

无论选了哪一条路都可能遇到坎坷,但每一条路也都有自己独有的、他人体验不到的景色。

看完视频,我想起来上初中时学过的一篇课文,美国诗人弗罗斯特的《未选择的路》。

诗人写道:

一片树林里分出两条路,而我选了人迹更少的一条,从此决定了我一生的道路。

当时语文老师说这反映了诗人的勇敢和不流于世俗,那天回家后我把诗背给我爸听,我说所以我也应该走别人不愿走的路吗?

我爸笑着说不用啊,你这么懒肯定哪条路都不想走,只想在路边支个摊子卖凉粉。但是没关系,人多有人多的好,人少有人少的好,卖凉粉也有卖凉粉的好。

这个视频的名字,叫《18点的好生活》。

快手定义中的好生活,不是哥哥或弟弟所独有,也绝非大城市或小地方的专享。

人人一天都是24小时,晚上18点以后怎么过、把时间用在哪里,是自己选的。

只需要记住一点:

无论哪一种生活,都是当事人自己的选择。

也都有资格,成为【好生活】。

2

大家都知道我是个老卷王,以前上班的时候就卷,等到自个儿开小作坊了更是卷成麻花。

每次卷麻了以后,我都要花上一两个小时在快手上看看别人的生活回血。

看着他们在视频里笑,我也就跟着开心了起来。

我是快手的老用户了,以前就写过很多在快手上看到的故事,老读者应该看到过不少:

赶海的、做手工的、打铁花的、学戏曲的、传承皮影的,甚至就是每天记录一下家里做了什么菜今天吃什么的。

但我写下来的东西,其实只是我看到的里面很小很小的一部分;

而我能看到的,又只是快手的沧海一粟。

根据快手公布的2023年第三季度业绩,

它的月活用户已经达到了6.85亿。

这是一个极为夸张的数字,不管把人类分成多少种性格图谱,又或者是在前面加上一二三四五线城市或是县城乡镇农村之类的限定词,都很难超出这6.85亿的范畴。

理论上,你可以在这个平台上找到你能想象出的几乎所有类型的生活:

特殊的和普通的,美好的和平凡的,卷的和不卷的,大城市的和小城市的,快乐的和不那么快乐的,全都有。

人间百态,尽在于此。

每一个账号背后,都是一种不同的选择和不同的人生。

有时候我甚至会觉得我每天不是在刷快手,而是快手在带着我【见世面】。

所谓世面,就是世界的每一面。

3

和外界对快手上全是东北老铁的刻板印象不同,快手上其实存在大量生活在一线和新一线的年轻用户。

但想看前者的生活似乎用不着打开快手,下楼转一圈就可以了。

我在快手上关注的,更多还是那些不在大城市的用户。

他们身上,往往有着一种我在周遭很难找到的松弛感。

有个约摸二十多岁的长春姑娘,经常在快手上发自己记录生活的短视频。

说实话,从纯粹的技术角度看,她发的那些视频都是零分。

没有紧抓热点的噱头,没有戏剧性的矛盾冲突,很多视频真的就是随手一拍,甚至连BGM都并非每个都配上了。

她也不是什么网红,我是在平台推荐里偶然刷到她的视频的。

没什么人点赞,拍的是她在家里找自己刚买的口红,一边找一边喊:

妈,我口红呢?

一开始妈妈没入镜,只有一个扫地机器人在满地乱窜。

她嚷嚷半天,妈妈从厨房走出来扫了一眼,笑着说:

不就在那儿么,它都看见你了。

姑娘说哪儿啊没有啊,妈妈叹口气:

这样吧,找不到你喊喊它,兴许能给它喊出来。

视频到这儿没了,评论区寥寥几条评论解了惑,应该是她妈妈留的。

原来口红被扫地机器人顶到了沙发底下,就在姑娘脚跟那儿。

说来也挺好玩的,快手被这个用户玩成了朋友圈,却被我这个外人偶然涉足。

随手点了关注,我就经常刷到她发的视频了。

都是每天的日常,没什么主题,但全都透着一股【不着急】。

口红丢了就慢慢找,找不到了就问妈妈,妈妈看见了还能逗逗她,最后甚至是在快手评论区告诉了她到底在哪儿。

我一开始其实是有点接受不了的,我代入想想觉得如果是自己肯定要炸,我东西丢了你还不赶紧告诉我,还在那儿跟我玩闹。

但这个长春姑娘没有炸,在下一个视频里她已经化好了全妆在逛新天地了。

商场里有一条环商场的人工河,她嘻嘻哈哈在河里划着船,镜头乱飞看不清楚周围环境,只能听到她的放声大笑。

我眉头又是一皱,为什么不坐电动的?

划船在我看来也是浪费时间。

可是啊,可是。

她笑得那么开心,而我已经有多久没有这么笑过了?

我忽然有点胆战心惊,我意识到我已经被大城市的快节奏思维驯化了,即使只是看到别人稍微舒缓一点也会觉得不习惯。

出问题的不是她,是我。

我还刷到过一个在沈阳送外卖的骑手小哥,他发视频是为了记录自己每天的接单情况。

这个小哥其实也挺努力的,这么说吧,我只需要关注他就能知道沈阳的所有天气变化,因为无论刮风下雨还是雪雨冰雹他都在接单。

但他只在白天接单,晚上一回家就和女朋友一起玩儿【塞尔达传说 王国之泪】。

他的快手账号上一半是送外卖,另一半是两个人玩儿游戏机。

我不知道他住的房子是买的还是租的,我只知道我亲眼看到了一个玩儿塞尔达很爽的大屏智能电视和一个能放得下这么大电视的大客厅。

讲道理,我真有点羡慕他了。

我这辈子一共就两个爱好,看小说和打游戏。

但刷到那个小哥的时候,我已经快一个月没打开看书的APP了,而我买的好几盘卡带更是到现在都还没拆过封。

还有个也是在长春的男孩子,年纪同样是二十多,我刷到他是因为一个给家里买电视的视频。

他说他爸妈都喜欢看电视,但家里的老电视已经用了十几年了,他就用第一个月工资在快手上给爸妈买了一台大屏电视。

我打开他主页往前翻,这哥们家里是开服装店的,他大学毕业后就回老家了,一边帮家里看店一边慢慢找工作,一个月前刚好发了一个庆祝找到工作的视频。

再往后翻,已经是全家人喜滋滋坐沙发上一起追剧了。

你知道么?

因为这个账号,我有点想家了。

我记得我很小的时候也喜欢和爸妈坐一起看电视,那个时候我爸喜欢看《国宝档案》,我就跟着他一起看,每天幻想在老家的田里挖出一个【马踏飞燕】。

我妈喜欢看《春天后母心》,我也跟着一起看,看完就说这个后妈真好啊,要不妈你也当我后妈吧。

那一天,我的惨叫很有节奏。

我还刷到过一个账号,看主页是在北方某个小县城里。

拍视频的是个年轻女孩,家里装修挺破旧的,明显是栋老房子了。

她发的视频全是在客厅里展示自己刚从快手商城里买回来的新汉服,她不会跳舞,甚至不会跟着BGM扭腰,每次都是简单地旋转一圈又一圈。

但她笑得那么灿烂美得那么惊人,评论区全是在跟姐妹要链接。

固然一个人只能走一条路,命运不能回档,人生也无法重来。

但快手的存在,让我有幸见到了千千万万种不同的路。

每一条路,都可以通往好生活。

4

我在快手上,还关注了很多生活在成都、重庆的素人账号。

这些人出去玩儿的时候偶尔会发个快手,于是我就跟着看到了川渝地区的市井风光。

他们也生活在城市里,但城市和城市之间亦有不同。

他们的城市没那么卷,没那么忙碌。

晚上18点后的时间,也没有被廉价出售给老板和甲方。

这是一种和我过去所熟悉的完全不同的生活,街道两边都是麻将桌和小板凳,街坊邻居打麻将的打麻将,摇扇子的摇扇子。

BGM太吵闹,我听不清小板凳上跟老头儿聊天的小年轻在说些什么,但我能看见他们脸上的笑容真实无虚。

偶尔他们也会拍一下家里的环境,老实讲我觉得比绝大多数在大城市花几千块租隔断的年轻人要住得好太多了。

不管是装修还是各种家具家电,甚至是智能家居都弄得很好。

我还看到过一个抱怨老婆在快手买了太多东西天天要拆快递的,刚说到一半就被一句【劳资蜀道山】打断了施法。

接下来是一个半拉耳朵在镜头外的男人诚恳表态老婆眼光挺好,买回来的东西都很有用,没用的也随时可以退,拆快递很有意思,最喜欢拆快递了。

女人的手惊鸿瞥过,手腕纤细,美甲精致。

我真的很喜欢很喜欢这些快手用户,他们没有任何盈利目的,也不在意能不能涨粉。

他们拍的不是段子,不考虑起承转合剧情逻辑,也不管刷到的人能不能看懂谁是谁非。

所以他们发出来的东西,也是最真实和不矫饰的。

笑就笑得大大咧咧露出牙花,幸福就幸福得彻彻底底肆无忌惮。

你觉得这些快手用户过得好不好?

你说他们每天是快乐还是不快乐?

你觉得你的生活,和他们比起来,又如何?

每个人心里,应该都有一份答案。

在我看来,即使不在大城市的最中央,他们的生活也并不匮乏。

从精神到物质,都是同样丰富且美好。

看着看着我就会想,假如我没来这个城市,没做自媒体也没习惯当卷王,而是回了老家陪着爸妈,现在大概也会过着他们那样的生活吧。

好像,也挺不错的?

即使是写下《未选择的路》的弗罗斯特,同样想象过另一条路会是什么样子,也曾经遗憾于自己不能同时去涉足。

我当然也不会例外。

这并不是后悔自己的选择,而是一种非常纯粹且自然的好奇——

好奇另一个平行时空里做出了不同选择的自己,正在过着什么样的日子。

我不知道屏幕前的你又是如何度过晚上18点后的生活,是否也曾像我一样幻想过人生的另一种可能。

我只希望,不管你做出了什么样的选择,都能像这些快手用户一样认真对待每一天。

在每一个无法重来的日子里,好好生活。

5

快手那个视频里,结尾说的是【好的生活,可以不贵】。

而在这种不贵的好生活里,其实有着快手的一份功劳。

快手不但向世界呈现了好生活的另一面,它的电商业务也是这种好生活的支撑之一。

从长春姑娘的口红到扫地机器人,从沈阳小哥的游戏机到大屏电视,或许都是在快手电商上买到的。

这些好物成为了孩子送爸妈的礼物,成为了女孩青春里的一抹亮色,也成为了丰富妻子生活的调剂。

如果是在几十年前,大城市和小城市在生活质量上就是有【壁垒】的,很多东西就是大城市才买得到,小地方连见都见不着,就算能买也贵得离谱。

但以现在物流的牛叉程度,绝大部分商品早就打破了城市的限制。

在快手商城的【大牌大补】频道里,快手电商还为用户提供了大量大牌正品和低价好物,每天晚上18点还有低价抢购活动。

用户们在快手商城上能买到的商品种类之繁多,绝不比大城市要少上几分,价格通常也能负担得起。

就像我前面看到的那些账号一样,成千上万的快手用户每天都在快手上记录日常生活,某种意义上他们是在把快手当成一种内容更丰富的【朋友圈】在发。

因为足够熟悉和亲近,所以他们信任这个平台,也就会信任平台上的商家以及商品。

在快手上买东西不像是在【购物】,倒像是从老朋友家捎带拿点特产,给的也都是【友情价】。

这种感觉,很舒服,也很踏实。

很多东西反正都是要买的,为什么不在自己喜欢且信任的平台买?

更何况,快手电商还足够有性价比。

现代工业已经把商品成本压得很低了,再加上快手电商的补贴,很多东西本身真没有那么昂贵。

真正贵的,反而是它们的【拥有成本】。

很多年轻人缺的不是买这些东西的钱,而是一个能放得下它们的属于自己的家。

switch真正贵的是买它的那几千块吗?

不,是你首先得有一个能放得下电视的客厅。

穿着汉服在家里旋转,考验的也并不是钱包鼓不鼓,而是有没有足够的闲暇和余裕。

在互联网和电商的支撑下,大城市的丰富商品在小城市同样能享受到。

而小城市较低的房价和生活成本、较大的生活空间和较多的自我时间,却是在大城市很难得到的奢侈品。

小城虽小,但容得下渐渐老去的父母,也容得下思念家乡的年轻人。

更容得下,千千万万快手用户的好生活。

-----------------------

公众号:半佛仙人(ID:banfoSB)

B站:硬核的半佛仙人

微博:半佛仙人正在装

知乎:半佛仙人

这是一个神奇的男人,你完全猜不出他会写出什么,他自己也不知道。

点击关注下方账号,你将感受到一个朋克的灵魂,且每篇文章都有惊喜。****

**-----------------------
**

感谢大家一直以来的阅读、在看和转发,由于微信官方变动,之后所有的抽奖都放置在后台,大家可在公众号页面发送相关暗号关键词获取抽奖,每一篇文章会给到一个不同的暗号,对应的抽奖都是独立的,此篇暗号为【活过】,在后台回复【活过】,即可点击进去参与抽奖!抽奖内容、金额、个数等都无变化,在开奖前参与抽奖,操作均有效。

注意,后台(不是评论区,是后台)回复【活过】即可参与抽奖。

后台回复(不是评论区,是后台)即可参与抽奖。

后台回复(不是评论区,是后台)即可参与抽奖。

就像大家之前回复摸鱼一样。

【我爱这个魔幻的世界】

阅读原文

上次更新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