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中国建立全球首个国际红树林中心,推动红树林保护修复及合理利用
【核心内容】
- 全球首个国际红树林中心正式落户深圳,将推动全球红树林保护修复及合理利用。
- 深圳近年来积极推动红树林修复、水鸟栖息地保护、开展科普教育,努力实现经济与生态协调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 我国红树林面积已达43.8万亩,比本世纪初增加7200多公顷,成为世界上少数几个红树林面积净增加的国家之一。
- 深圳累计修复红树林面积43.33公顷,全面开展生物多样性监测、水鸟栖息地保护、生态系统科学修复,广泛推动科普教育,生态保护融入城市生活的点点滴滴。
- 红树林保护需要科学管理和社会共建,通过生态监测、精确保护和智慧修复,推动红树林保护工作高质量发展。
- 深圳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将在“十四五”期间营造及修复红树林面积至少51公顷,2035年力争全市湿地保护率达到50%。
【评论内容】 小红书用户:哇!深圳建立全球首个国际红树林中心,这是中国在环境保护方面的又一重大成就啊!红树林对维持海岸带生物多样性很重要,保护红树林就是保护全球生态系统,真的太赞了! 微信公众号读者:红树林中心落户深圳,又一个为环境保护做贡献的项目。不过,红树林保护并不是红树植被面积越大越好,有时候留白也是一种生态保护。希望深圳在红树林保护工作中能够科学管理,实现高质量发展。
" 【标题】我国红树林保护修复取得历史性成就,深圳打造国际红树林中心
【核心内容】
- 我国持续加强湿地生态保护修复,取得历史性成就,全球首个国际红树林中心正式落户广东深圳。
- 深圳积极推动红树林修复、水鸟栖息地保护、开展科普教育,实现经济与生态协调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 2023年9月,我国关于在深圳建立国际红树林中心的区域动议提案获得《湿地公约》常委会第六十二次会议审议通过。
- 红树林在维持海岸带生物多样性等方面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我国红树林面积已达43.8万亩,成为世界上少数几个红树林面积净增加的国家之一。
- 深圳全市红树林面积达到296.18公顷,是全球候鸟迁飞通道的重要驿站和越冬地,每年有近10万只候鸟在此栖息。
- 深圳坚持完善和强化顶层设计,计划在“十四五”期间营造及修复红树林面积至少51公顷,2035年力争全市湿地保护率达到50%。
【评论内容】 小红书用户:哇,原来红树林有这么重要的作用!我们一定要好好保护这片珍贵的生态系统,让更多的人们了解并参与到红树林保护中来!
微信公众号读者:这篇文章让我对红树林有了更深的了解,我国在红树林保护方面取得的成就真是令人骄傲!希望全球各国都能积极参与红树林保护,共同守护地球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