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夜·深读 | 明月多情来照户

发表时间:Wed Jan 03 2024 23:07:06 GMT+0800 (中国标准时间)

szwbfbt https://mmbiz.qpic.cn/sz\_mmbiz\_jpg/MbAd68tCpubUM2xufbpFHmziaDuaPXr7ialRA428UdDgUdUUekvUiaOiaDEQmBSODuELZfGe9eLyOHnmasSYSWiaEkw/0?wx_fmt=jpeg

![](image\夜·深读 明月多情来照户\0.gif)

苏轼词三首

西江月·黄州中秋

世事一场大梦,人生几度新凉。夜来风叶已鸣廊,看取眉头鬓上。酒贱常愁客少,月明多被云妨。中秋谁与共孤光,把盏凄然北望。

![](image\夜·深读 明月多情来照户\1.jpeg)

永遇乐

彭城夜宿燕子楼,梦盼盼,因作此词。

明月如霜,好风如水,清景无限。曲港跳鱼,圆荷泻露,寂寞无人见。紞如三鼓,铿然一叶,黯黯梦云惊断。夜茫茫、重寻无处,觉来小园行遍。天涯倦客,山中归路,望断故园心眼。燕子楼空,佳人何在,空锁楼中燕。古今如梦,何曾梦觉,但有旧欢新怨。异时对、黄楼夜景,为余浩叹。

![](image\夜·深读 明月多情来照户\2.jpeg)

渔家傲·七夕

皎皎牵牛河汉女,盈盈临水无由语。望断碧云空日暮。无寻处,梦回芳草生春浦。鸟散馀花纷似雨,汀洲蘋老香风度。明月多情来照户。但揽取,清光长送人归去。

![](image\夜·深读 明月多情来照户\3.png)

内容简介

苏轼在词的创作上取得了非凡的成就,就一种文体自身的发展而言,苏词的历史性贡献又超过了苏文和苏诗。苏轼继柳永之后,对词体进行了全面的改革,最终突破了词为“艳科”的传统格局,提高了词的文学地位,使词从音乐的附属品转变为一种独立的抒情诗体,从根本上改变了词史的发展方向。

作者简介

苏轼(1037—1101),字子瞻,一字和仲,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苏洵之子。嘉祐年间(1056—1063)进士。曾上书力言王安石新法之弊,后因作诗讽刺新法而下御史狱,贬黄州。宋哲宗时任翰林学士,曾出知杭州、颍州,官至礼部尚书。后又贬谪惠州、儋州。在各地均有惠政。卒后追谥文忠。学识渊博,喜好奖励后进。与父苏洵、弟苏辙合称“三苏”。其文纵横恣肆,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其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并称“苏辛”。又工书画。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书传》《东坡乐府》等。

内容来源:深圳发布

作者:苏轼

主播:丘禹舜

图片来源:Unsplash

编辑:赖鼎睿 邱悦

审读:黄淳 王容

如需转载,请注明以上内容

![](image\夜·深读 明月多情来照户\4.png)

![](image\夜·深读 明月多情来照户\503042337.png)

![](image\夜·深读 明月多情来照户\6.jpeg)

![](image\夜·深读 明月多情来照户\503042336.jpeg)

![](image\夜·深读 明月多情来照户\8.png)

![](image\夜·深读 明月多情来照户\503042335.jpeg)

![](image\夜·深读 明月多情来照户\10.png)

![](image\夜·深读 明月多情来照户\503042334.jpeg)

阅读原文

上次更新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