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标题】深圳推出AED急救模式:打造城市流动救助网络

【核心内容】

  • 深圳推出AED(自动体外除颤器)急救模式,通过在公共场所和交通工具上配备AED,形成城市流动救助网络。
  • AED能在心脏骤停等疾病发生时自动识别异常心律并进行除颤,但急救必须在四到六分钟内实施。
  • 深圳市已在全市范围内推广安装AED,覆盖率位居全国第一,成功挽回82条生命。
  • AED配备在地铁站、火车站、体育馆等人员密集场所,并逐渐扩展到公交车和私家车。
  • 通过流动的AED和急救技能,提供出门在外的公众一份安全感。

【评论内容】

  • 小红书用户:深圳真是太厉害了!不仅在公共场所配备了AED,还在公交车和私家车上安装了急救设备,真是为人民着想!
  • 微信公众号读者:AED虽然很有用,但关键时刻是否能有人使用它呢?如果有需求时附近没有AED,那就白搭了。还是需要有人学习急救知识并能够及时使用AED。

" 【标题】:“救命神器”AED融入深圳公共交通,打造城市流动救助网络

【核心内容】:

  1. 深圳120急救新模式:“招手即停”不仅是便民出行服务,更是“生命救助”。
  2. 每年我国约有1500人死于心脏骤停,大部分发生在医院外,黄金四分钟内展开急救至关重要。
  3. 截至去年底,深圳市AED达到43397台,覆盖率全国第一。
  4. 深圳市公共场所、地铁站、火车站等配备AED,并发挥救人奇效。
  5. 市民通过学习急救,有可能救人一命。
  6. 流动的AED编织成“城市流动救助网络”,作为120急救的有力补充。

【小红书用户评论】: “以前总觉得AED离我们很远,没想到现在在深圳,公交车、出租车上都有了!希望越来越多的人能了解并学会使用它,关键时刻真的能救命!”

【微信公众号读者评论】: “我国在急救方面的发展真是肉眼可见,希望早日实现全民急救意识,让更多人掌握急救技能,为生命安全保驾护航。”"

上次更新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