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海连城,信步可达 | 流行语看深圳2023⑦
发表时间:Sun Dec 31 2023 12:20:57 GMT+0800 (中国标准时间)

“您的外卖已起飞”“CityWalk”“工业上楼”“夜经济”……2023年,你get了哪些与深圳人息息相关的流行语呢?
布布将和大家一起盘点2023深圳年度流行语,从一个个流行语里,看到深圳高质量发展的一步步印记。
出门就能感受自然
下班就能一键奔赴山海
山海连城,信步可达
这就是独属于深圳的浪漫

今年“Citywalk”一词火爆出圈
这也成为了打开一座城的新方式
深圳人最喜爱的“Citywalk”
莫过于在各个公园打卡




01
“公园里的城市”
在深圳绿色发展之路上
**“千园之城”**建设是浓墨重彩的一笔
深圳提出要在2020年之前
实现建设1000个以上公园的目标
2019年9月,深圳提前一年交出
“千园之城”的项目建设答卷
成为名副其实的**“公园里的城市”**


在深圳不到2000平方公里的土地上
分布着大大小小1200多个公园
公园绿地500米服务半径
覆盖率超过90%
通过科学布局的三级公园体系
使市民能**“出门见绿、500米见园”**



深圳的公园不光数量多
还各有各的精彩
你可以在深圳湾公园
看太阳缓缓向地平线移动
看候鸟飞翔又驻足



在莲花山公园
露营、野餐、放风筝
看粉色浪漫遍布身边



在大梅沙公园
看海岸线美不胜收
尽享海滨乐趣



在洪湖公园
看满塘荷花与亭台相映
看长虹飞渡无穷碧




在城市中的体育休闲新“绿洲”
笔架山体育公园
享受着燃烧卡路里带来的快乐



除此之外
还有专属于小朋友们的“快乐星球”
近年来
深圳公园持续为儿童成长提供
更多有趣有益的空间和服务
截至目前,全市各类公园
已建设儿童游乐场地296处
根据《深圳市公园城市建设总体规划暨三年行动计划(2022—2024年)》,到2025年,初步建成全域公园城市体系和全境步道骨干网络,建成各类公园1350个以上、步道网络4000公里以上;到2035年,建成各类公园1500个以上、步道网络5000公里以上。


在未来我们将在深圳看到更多
具有国际影响力、知名度的
特色品牌公园和高品质公园社区

02
从“千园之城”到“山海连城”
2017年
《深圳总体城市设计和
特色风貌保护策略研究》
提出了深圳要建设
“面向世界的深圳家园”
“山海连城计划”
是落实这个目标的具体措施之一
而对于依山傍海的的深圳来说
“山海连城”的重点在于
如何“连”?

怎样才能让这些得天独厚的
生态自然资源串珠成链
深圳是这样做的
根据《深圳市公园城市建设总体规划暨三年行动计划(2022—2024年)》,深圳推出**“一脊一带二十廊”**山海连城的特有空间规划方案,将深圳最具代表性的海湾、山体、河流、大型绿地等进行系统连接和生态廊道贯通。其中远足径、郊野径是依托深圳山体、海岸、河流或湿地等自然风景资源基底,串联重要城市节点、历史建筑、自然景观,连通碧道、海岸线形成的徒步路线。

将山海与城市组团
用绿色连接起城市的重点区域
形成“一脊一带二十廊”的魅力生态骨架

一脊
是指横贯东西的城市生态游憩绿脊
以山林步道为主
全长约300公里的主干游憩步道

一带
是指滨水活力蓝带与海岸空间
全长约200公里的滨海骑行道

二十廊
是指20余条山水生态廊道
通过河流廊道、山林廊道的网络连通
形成通山达海的游憩网络

去年
深圳首条山海通廊——
塘朗山-大沙河-深圳湾通廊
实全线贯通
从山到河再到海
一次赏遍山海相连的视觉通达
让人心旷神怡

从“千园之城”到“山海连城”
深圳不断在升级其独特魅力
通过一个一个公园的打通
一条一条步道的建造
一片一片景观的呈现
让深圳城市与自然隔阂的边界
逐渐消失
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城景交融的美

美好的蓝图正在加速实现
期待未来我们能看到一个
蓝绿为底、疏密有致、
山海连城、四季有花的“绿美深圳”
往期回顾
我们的征途是蔚蓝大海丨流行语看深圳2023⑤
内容来源:深圳特区报
编辑:钟汝芳
审读:黄淳 马丹
如需转载,请注明以上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