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深圳科技达人|黄鼎隆:AI+教育,让因材施教照进现实

发表时间:Tue Jan 02 2024 23:15:57 GMT+0800 (中国标准时间)

szwbfbt https://mmbiz.qpic.cn/sz\_mmbiz\_jpg/MbAd68tCpuYXHm1QDqFM3J2OC8DllYOPSfan0eQ4uv3dKAT5uwlsWggASKD0X0YRCMOyfPbHZWibtdvJnoOwqVA/0?wx_fmt=jpeg

码隆科技创始人兼CEO黄鼎隆最近最喜欢做的事,是从繁忙的工作中抽出时间走进校园,给学生们讲AI通识课;通过讲课和互动,点燃孩子们的科技热情。他从小在深圳长大,从深中考入清华完成本科到博士的学业,工作数年后,又回到深圳创业。2016年,他作为学长在深中学子成人礼上演讲时提到,未来大家不仅面临人类的竞争,还将面临机器的竞争。6年后的今天,他认为“AI从竞争对手慢慢变成合作伙伴”。

他是过去深圳教育的获益者,也是未来深圳教育的助推者。

在他预想的未来里,AI技术将不断融入教育场景,学生从小锻炼出不易被人工智能所取代的能力,“用新技术打败技术带来的危机,成为人工智能时代的新一代人才”。

AI做实验助手提升效率保障公平

走进码隆科技的展厅,两排AI理化生实验操作台并列排开,营造出逼真的实验操作场景。码隆教学评一体化终端设备的主体是一个拥有15.6英寸平板大屏的智能一体机加两个外接摄像头,右边更高的摄像头为全局摄像头有着俯视超广角,左边稍低一点的细节摄像头有着侧视长焦。这些设备目前已服务近百所学校,在配有码隆智慧实验设备的实验课堂上,智慧终端对学生们的实验流程进行实时的记录和评分,并把相应的数据统计实时传输给老师。

“有AI成为老师的助手,再也不会出现‘围观教学’的场景。黄鼎隆说,AI评分可以在教学场景中给予所有进行实验练习的学生实时反馈,为教师提供反映学情的整体数据,让教师可及时进行针对性教学,又可以在考试场景中避免人工评分的主观性,提供后续可追溯、可查询的视频记录,在提升效率的同时保障公平。

除了能够记录、评分和指导学生做实验外,该设备还能通过系统内的AI大模型教学助手解答学生概念上的困惑。“老师不在的时候,人工智能可以帮助学生完成自动化学习的闭环。”黄鼎隆举例说,比如学生做摩擦力的实验,实验完成后,学生还可以通过大模型了解到摩擦力的原理、应用场景,甚至摩擦力背后各种更深层的科学原理等,都可以跟大模型去交流,从而逐渐形成自主学习的习惯。

在计算机视觉与多模态AI技术深耕

看似普通的终端设备背后,其实是黄鼎隆及码隆科技在计算机视觉与多模态AI技术上深耕多年的最新呈现。

1999年的深圳中学,黄鼎隆和班上其他8位同学一同考上清华大学,从本科一直读到博士,专攻人机交互方向,“博士阶段我师从美国工程院院士加弗尔·萨文迪,他是人因工程与人机交互领域泰斗级人物,我跟随他参与到前沿课题的研究,在研究人和机器如何交互的过程中找到了自己未来职业道路的兴趣所在”。

2008年博士毕业后,黄鼎隆辗转谷歌、微软、腾讯、TripAdvisor,亲身参与互联网及搜索引擎产品的研发、工程、产品、市场、销售全过程,深入理解搜索引擎强大能力的同时,也留意到它的一个缺憾:受限于当时的机器学习技术,只能理解文本信息,对于正在爆炸式增长的视觉信息,还不能很好地理解和处理。

2014年前后,码隆科技诞生在中国深圳,成立当年就获得了2014年的中国(深圳)创新创业大赛冠军。最初,其将AI的落地方向定在柔软的纺织面料行业,通过分析各大秀场服装和市场流通商品的海量色彩信息,应用大数据技术和先进的算法,解密分析其中的流行密码,对时装背后的色彩趋势进行预测。

2017年,码隆科技在计算机视觉世界三大顶级会议之一CVPR上赢得了由Google Research组织的WebVision全球计算机图像识别挑战赛世界冠军。这项比赛被视为AI识物领域的“世界杯”,在与全球一百多支参赛团队同场PK的过程中,码隆科技对各种物体的识别正确率达到了94.7%,比第二名高出两个百分点,达到了与人类媲美的识别精准度。同时,码隆科技积极开拓海外市场,成为唯一获得沃尔玛超市结账识别系统合作的中国公司。

从广袤的海外市场,转向在国内大循环中寻找方向和商机,是很多中国企业家共同面临的难题。黄鼎隆也曾迷茫、痛苦过,但他性格中积极阳光的部分占了上风,因为“悲观者总是正确,而乐观者才会成功”——这也是深圳人、深圳创业者的共性,有创新精神,更有闯劲,擅长在荆棘之路上寻求生机,同时保有一份蓬勃奋发的向上精神。

恰逢此时国内“新基建”热潮兴起,人工智能作为新基建领域的重要模块,各类利好政策也纷纷出台。黄鼎隆在“AI物品及动作识别”的核心技术上继续深入研发的同时,也力图用它解决更多场景中的问题,“同样是手部动作、同样是物品识别,理化生实验操作完美契合了AI场景识别”,布局和深耕“AI+教育”的战略应运而生。

“AI+教育”将进入大规模应用期

多年的创业经历中,黄鼎隆觉得最难的是将“AI技术创新商业化落地”。他认为,教育是很宽阔的赛道,在教育高质量发展和AI技术创新的合力推动下,“AI+教育”将进入大规模应用期。

目前,码隆科技研制的智慧实验解决方案已经迭代到第三代,并在探索AI大模型与教育的结合方面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去年,码隆科技的智慧实验解决方案在深圳盐田区的中考实验操作考核中进行了应用,实现了基于人工智能的实验操作评分在全国首个区级层面的应用,今年5月,又成功在珠海实现了首个AI智能评分的市级应用。

AI赋能教育,也让因材施教这样古老的理念有了新的内涵。

在实验操作之外,黄鼎隆表示,其“AI+教育”战略的未来阵地也将布局在职业教育。利用人工智能物体与动作识别,可以帮助更偏向于实践教学的职业技术教育做到每位学生分配一名“AI老师”,在电焊、机修、美容美发等众多技术学科课堂中,AI将根据技术要点自动矫正学生动作规范、推动职业教育智能化发展。

2023年9月,在遥远的西藏林芝八一中学,码隆科技跟随宝安区教育局教育帮扶项目捐赠了整套教学评一体化智能设备,搭建起西藏自治区第一间人工智能实验室,以提升当地教育质量、用科技力量推动教育公平,让智慧教育惠及偏远山区的孩子们,让他们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和深圳孩子一样的优质教育资源。码隆的智能设备,得到了宝安区教育局和林芝教育局的高度肯定。“在我小时候,深圳的教育还很落后。当时我受惠于来自于五湖四海的老师的教诲而成长,现在深圳教育资源已经比较丰富了,在教育创新方面更是具备领先性,我就希望通过捐赠播撒智慧的种子,用AI推动教育公平,让偏远地区的孩子们也能够接触到更广阔的知识世界。”黄鼎隆感叹。

深圳孩子未来最适应人工智能时代

为什么将先进的视觉与多模态AI技术投身于教育中呢?黄鼎隆很坚定。“我自己就是深圳教育培养出来的,我也希望能投身到深圳未来的教育中,做这件事我和我的团队都很有使命感。”

黄鼎隆告诉记者,作为一名“深二代”,他中学时就享受到深圳教育的红利,得益于好的师资和开放的城市氛围,黄鼎隆很早就接触了电脑和互联网,这也是最早的启蒙。后来,在谷歌和微软上班时,他发现,“硅谷出生长大的孩子仿佛是计算机的‘原住民’,对于计算机有种天然的协作感。”而现在,和当初硅谷的孩子最有机会接触计算机一样,深圳的孩子可能是全世界最有机会接触到人工智能的孩子,他们也会成为未来最适应人工智能时代的那群人。

黄鼎隆自己的两个女儿也是深圳孩子。某天早上,大女儿说,语文老师要求课前三分钟讲解诗词。“那要不选一首诗用AI画出来吧!”于是,黄鼎隆和女儿一块,在地铁花了几分钟时间,用ChatGPT结合Midjourney生成了几幅画。图片上,“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的悠远意境跃然纸上。

仅在深圳,码隆的设备就已服务了数十所学校。在黄鼎隆看来,深圳学子的身上有一种“爱玩会玩”的特质,在深圳长大的孩子从小就充满了好奇心,愿意冒险、探索新事物。“这是深圳教育的特点,也是更能适应未来的特点。”

24年过去了,黄鼎隆依然是当初那个少年。目光坚定,心存理想,眼里有光。

内容来源:深圳特区报

记者:方慕冰

编辑:邱悦 赖鼎睿

审读:黄淳 陈苏雅

如需转载,请注明以上内容

阅读原文

上次更新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