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中国AI大模型公司商业化之路:智谱AI在B端市场领先,但盈利仍是挑战
【核心内容】
- 智谱AI在首次DevDay大会上发布了新一代基座大模型GLM-4,与GPT-4相比在能力上已经逼近。
- 智谱AI和百度是国内唯二声称能与GPT-4媲美的公司。
- AI大模型公司在商业化之路上面临挑战,投资人开始关注AI公司的盈利能力。
- B端市场是AI大模型快速商业化的最佳途径,企业客户投入更多资源与大模型公司合作。
- 与云厂商相比,大模型创业公司更关注AI本身,注重技术和平台的提供。
- 智谱AI在商业化方面表现领先,拥有超过2000家企业客户,但要实现盈利仍然困难。
- 企业对AI大模型的投入主要是为了抢占技术先机,联合研发是常见的合作模式。
- 数据资产对于AI大模型公司和企业来说至关重要,需要建立自己的标准和控制力。
【评论内容】 小红书用户:看来AI大模型公司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才能实现盈利啊,要不先开发一款能赚钱的AI吧,比如帮我省钱的AI购物助手,或者帮我挣钱的AI理财顾问。 微信公众号读者:AI大模型公司们都在争相追赶OpenAI,但商业化之路并不容易啊。要想实现盈利,不仅要有技术实力,还要与企业客户合作,建立稳定的合作关系。不过,大模型公司们也要注意数据资产的问题,不能完全依赖外部模型,要有自己的标准和控制力。
" 【标题】智谱AI发布新一代基座大模型GLM-4,逼近GPT-4能力,加速AI大模型商业化
【核心内容】
- 智谱AI在首次DevDay大会上发布了新一代基座大模型GLM-4,能够根据用户意图自动调用工具的GLM-4 All Tools,以及智谱AI版的“GPTs”——GLMs。
- GLM-4在能力上已经逼近GPT-4,支持更长的上下文,自动选择模型的多模态能力,同时实现了更快的推理速度和更多并发。
- 智谱AI公布GLM-4的一系列评测,并与GPT-4进行对比,称GLM-4在能力上已经逼近GPT-4。
- 智谱AI在2023年的累计融资超过25亿人民币,是国内AI大模型赛道里融资成绩最好的公司之一。
- 智谱AI重点投资的AI大模型技术明显比当年的主流AI技术更加烧钱。
- 投资人对AI大模型的“宽容度”普遍较高,但也很看重“报表”,对大模型公司盈利的“时间表”非常关注。
- 智谱AI在商业化方面的表现在国内市场基本处于领先地位,拥有超2000家企业客户。
【评论内容】
小红书用户:智谱AI发布的GLM-4大模型真的有这么厉害吗?能逼近GPT-4的能力,好想试试看呀!
微信公众号读者:智谱AI发布的GLM-4大模型确实很值得关注。它的能力已经逼近GPT-4,而且还有更多的应用场景。不过,智谱AI的盈利情况如何呢?听说投资人对它的盈利时间表非常关注,智谱AI能否在短时间内实现盈利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