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量艺人搭不上回暖的快车的原因有很多。首先,消费端的疲软期已经到来,流量艺人的主要受众依然是粉丝,但随着选秀时代的落幕,“粉丝特供”演唱会也在选秀热度过后难以吸引到新受众,粉丝经济的红利期也在逐渐消退。其次,流量艺人缺乏大众层面出圈的代表作、口碑作,仅凭定向的粉丝受众也就难以支撑起大型巡演。此外,流量艺人演唱会缺乏国民度、认知度,也难以带给消费者足够的社交货币价值。同时,高票价始终是阻碍受众买单的“拦路虎”,尤其在今年以来演唱会票价普遍上涨10%-20%,而相较于其他类型艺人,流量艺人普遍更为高价的门票也被看作是不具备性价比。此外,随着强实名制的实施,无法转赠、不退票或是退票需扣手续费等新措施,也极大降低了受众观演欲望。
黄子韬此次演唱会门票大幅降价后,仍有大量观众表示“出乎意料的好听”,这其实也揭示了另一个原因,即大众很大程度上对于流量艺人的音乐是陌生的,甚至是有一定刻板印象的。目前,流量艺人的歌大多属于模仿欧美和日韩的流行音乐的路子,听起来很国际化,但跟本土听众没什么连接,也很难听到所谓的自我表达。因此,即使花了大制作、高预算做的歌,除了粉丝还是没人听。这也是为什么偶像歌手花了大成本制作的演唱会门票却依然卖不动的原因。
总的来说,流量艺人的音乐作品和口碑形象不足以支撑起大型巡演,同时票价过高和新的购票政策也影响了观众的购买意愿。这些因素共同导致了流量艺人难以开演唱会的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