钉钉的 AI 超级助理,有点意思
发表时间:Tue Jan 09 2024 17:02:41 GMT+0800 (中国标准时间)
看完今天上午钉钉 7.5 版本的现场发布会直播,很有信息量,稍作一下梳理,顺便谈谈我的个人看法。
钉钉总裁叶军在发布会上宣布推出 AI 助理。每个人、每家企业都可以定制个性化的、专属的 AI 超级助理。
这其实意味着钉钉发布了钉钉版本的 GPTs 和 GPT Store。
什么是 GPTs? 一种让使用者能够定制打造自己的 AI 助理的工具。什么是 GPT Store? 可以理解为 OpenAI 的 App Store。前者 OpenAI 已经做了,后者,这一周很可能也将上线。
钉钉这样做,相比 OpenAI,其「底层逻辑」是什么? 有什么优势?又有什么「顶层设计」?
叶军说钉钉的优势是场景和数据。在感知和记忆这两方面,可以做到比 GPTs 强,这倒是不算夸张。钉钉所面对的是用户实际使用场景,数年来帮助企业用户积累了大量的知识与真实数据。
什么是环境感知?对于销售目标讨论、客户售后服务、差旅行程预定、考勤规则修改、物业巡检登记...…等高频的工作场景,理解和结合的能力无疑要比 GPTs 更好。钉钉有真实的组织关系信息,可以融合个体及组织的各类数据,并形成短期或长期记忆。有了更明确的场景和记忆,可以有效提升 AI 助理的执行效果。
钉钉上有丰富的原生应用、第三方应用,还有海量的企业自建应用,无缝连接。这使得 AI 助理可以具备规划和行动能力,可以跨业务系统地规划、执行任务。比如打通三方 API 后帮你发年会红包、连接差旅系统后可以订机票、连接 CRM 系统后可以统计客户成交数据、连接电商系统后可以进行商品比价……可扩展的空间相当大。
和 OpenAI 相比,推出自己版本的 GPTs 也是合理的举措。对于使用钉钉的企业而言,对 AI 相关的能力更「近」,更本地化。
企业肯定不满足只使用钉钉标准的 AI 助理能力,还需要进行针对自己企业内部业务和系统的相关定制化能力,还有很多开发者也可以针对不同的场景,定制个性化的 AI 助理,这就是为什么要有「AI 助理市场」,钉钉版本的 AI 应用商店。
支撑应用商店需要一个足够体量的生态,钉钉在发布会上宣布用户数量已经达到 7 亿,钉钉上的企业组织数达到了 2500 万家。以此数据为基础,未来三年创造 1000 万个 AI 超级助理,或许不是不可能。
AI 超级助理给钉钉带来了什么变化?最大的变化是让钉钉变得更简化,更易用。AI 超级助理成为调用所有功能的入口,也成为调用所有 AI 应用的入口。产品的使用模式也发生了彻底改变,从之前的 GUI(图形界面交互)模式切换到了 LUI(自然语言交互)。菜单埋得再深也不怕,操作再复杂也无所谓,LUI 的模式下,这一切都更简化。
对于钉钉这个 AI 助理,个人用户可以做什么?
每个人都可以创建自己专属的「个人 AI 助理」,做摘要、写资料、做PPT,还能帮你发日程、建待办、一句话打开常用功能,更重要的是你可以让 AI 助理学习你的个人知识和数据,让它具备特定领域的专业能力。无论是私域运营、还是旅游健身,它都可以胜任,让你成为一个超级个体。
钉钉上的企业,现在可以做什么?
每个企业要让自己的员工用好「企业 AI 助理」,当然,仅仅是这样,还是不够的,企业应该训练创建自己的 AI 超级助理,并且,有技术资源和开发资源的企业,应该基于钉钉的平台,结合自己的业务场景,连接企业自身数据,充分激活业务数据,开发 AI 助理。
这件事做得越早,越深入,越娴熟,企业就越受益。企业,作为一个整体,应该更好的理解企业 AI 超级助理的能力和潜力。这是留给每家公司 CEO 的首要任务。
不用纠结于用的是哪一个大模型,哪一个大模型参数更多评分更高,也不用纠结大模型是不是自己的,不要忘了科斯定律:在交易费用为零或足够低的情况下,不管资源最初的主人是谁,资源都同样会流到价值最高的用途上去。
用好手里的 AI 能力,就能得到最大价值。
2024 年一定是 AI 产品的爆发年,钉钉这个 AI 助理平台有点意思,让每个人都能低门槛创造 AI 产品,创业者、开发者们都可以去钉钉上试试手。
机会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