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昨天看到一位医生朋友写文章提到「非必要不要做体检」,有同事看到说「那今年就不浪费时间去做体检了」。‍‍‍‍

问题是,你的体检是必要的。‍‍

在专业医生的群体里,据我所知,还真的有为数不少的人特别排斥体检,他们持有的观点倒也都是是类似,觉得体检没有用,是过度检查。而且还喜欢说,你看美国人就不做体检。中国的体检服务都是商业包装,虽然他们就职的医院也会开辟体检服务。

而且,自负于专业性,持有类似观点的医生并不会改变自己的看法。所以我并无意和医生争论。因为他们只需要说一句「我是专业的,你是业余的」,我就得闭嘴。

可是,美国人的医疗搞得并不好。而且,美国中产群体所能拥有的医疗资源,我们也并没有。国情差异太大,没办法做类比。‍‍

我如果问:那么有些进行中的疾病如何早一点发现呢?病人感到身体不舒服的时候,可能就晚了。比如,甲亢,就是患者自己感觉到有问题的时候干预就比较晚了。

我不知道医生们会怎么回答。‍‍‍‍‍‍‍‍‍‍‍‍‍‍‍‍‍‍‍‍‍‍‍‍‍‍‍‍‍‍‍‍‍

我的观点说服不了专业医生,但我认为体检是有必要的,即使是针对疾病发病概率比较低的年轻人群体。‍‍‍‍‍‍‍‍‍‍‍‍‍

医生们觉得体检是一种过度检查,没病也会被一些不专业的同行搞出来病来,这倒是跟一些抗拒体检的老年人的思路有些类似。‍‍‍‍‍‍‍‍‍‍‍‍‍‍‍‍‍‍‍

体检的作用是什么?

一,建立身体参数和指标的基线(Baseline)。

二,掌握固定时间窗口的身体变化(Delta)。‍‍‍‍‍‍

这是非常简单但又在生活中又非常实用的模型。

体检不是说每个人都能检出来一堆病来就觉得赚了,什么都没测出来就觉得亏了,而是可以有一份自己的身体指标的基准数据。比如,血压血糖正常,是否有结石、牙齿有没有隐患……‍‍‍‍‍‍‍‍‍‍‍‍‍‍‍‍‍‍‍‍‍‍‍

定期体检的作用是掌握一段时间内自己身体的变化,比如,血糖是否有变化?结石是否有变大?‍‍‍‍‍‍‍‍‍

对身体问题的决策,尤其是需要自己决策的时候,依赖这类数据。‍‍‍‍‍

如果一个人每年连对自己的健康这么重要的事都懒得花上一个早晨的时间,很难相信他们对别的事情能有责任心。‍‍‍‍‍‍‍‍‍‍‍‍‍‍

我们公司员工数量并不算多,但是每年体检发现的问题,取得的隐形收益(或者叫规避的健康损失),远大于我们支付的提点费用。从统计层面,这是值得的投入。‍‍‍‍‍‍‍‍‍‍‍‍‍‍‍‍‍‍‍‍‍‍‍‍‍‍‍‍‍‍‍‍

我认为,专业医生讨论的体检,是从个体层面看问题。比如,北京一医院发生一级甲等医疗事故,这个案例我并不认为责任归结为体检,责任在贪心的医生啊,这个医生有私心想搞飞刀赚钱,忽悠患者去做不必要的手术才引发了悲剧。

当然,患者自己不懂用贝叶斯计算概率,更不了解国内医疗的猫腻,做了错误的决策,自身也不是没有责任。‍‍‍‍‍

可是,能指望患者懂什么数学呢?过于奢求,过于苛责。‍‍‍‍‍

中国的医学基础课程会学贝叶斯定理么?我不知道。不过从一些医生临床表现看,应该是没学。‍‍‍‍‍‍‍‍‍‍‍

为什么要体检?体检是对自己负责。不要什么都指望别人,别人做的决定对你不一定是最正确的。‍‍‍‍‍

补充一条建议:如果你有计划买健康保险,那么,买完保险再去做体检。‍‍


延伸阅读:

关于体检的不完全建议

20 到 50 岁的成年人,体检项目怎么选?

请听题:如果一项检测的灵敏度是 98%。假阳性率是 3%。小明检查报告是阳性。那么,小明实际患病可能是多少?‍‍‍‍‍

阅读原文

上次更新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