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抗抑郁的歌,都有这种特征——
发表时间:Tue Jan 16 2024 20:50:26 GMT+0800 (中国标准时间)
knowyourself2015 https://mmbiz.qpic.cn/sz\_mmbiz\_jpg/Mz0ovPEFMRKVxumyf3AgozdvU95r9f3VsjI2sOPLbPCVjbENjsibGKj5W570AxacDd3qj8nP4PSpqChQheDyc2A/0?wx_fmt=jpeg
以下文章来源于FeelBetter感觉好多了
已经 2024 年了,谁和我一样,还在听 20 多年前的老歌?
都不止是 20 多年前。翻了下歌单,原来最常听五月天、周杰伦、孙燕姿,过去小半年开始听凤凰传奇、伍佰、李宗盛、罗大佑和张学友,歌还越听越老了。
谁能拒绝得了伍佰啊朋友们!图片来源:小红书 @柠檬小兔砸
为什么我们会翻来覆去地听老歌?这个问题的常见回答是,新歌太差了。
所谓 2000 世代神仙打架,如今华语乐坛要完。我看过最生气的一位 up 主,在分析了近两年的大热神曲后表示“狗都不听”——如此之上头,可不是要反复听老歌嘛!
图片来源:bilibili @柴桑在摸鱼
但如果我们把听老歌的行为,归结到“乐坛不行”这个大的外部因素上,一来未见得它真实且全面,**二来也会让我们忽略掉一些内在的、心理上的细微感受。**而这些内在情绪,对我们个体而言有它们的意义。
今天想和大家聊的就是这个问题,我们来看看老歌和我们之间,到底有着怎样的特殊连接。
我们对老歌的偏爱,
比想象中还多
先来开个脑洞。
假如现在横空出世一位青年音乐人,写的歌首首好听,各项大奖拿到手软,那么在我们听众心里,他能不能和半退休状态的周杰伦相比?
2013 年的一项研究,给这道脑洞题提供了解题思路。
研究人员招募了 386 名音乐广播的热心听众,这群听众和我们不一样的地方是,总觉得自己不爱听老歌。
有人表示,要是再放那些听腻了的歌,我就不听广播了!
然而在 3 项测试中,他们的行为出卖了自己——受试者的选择有明显的倾向性。
研究人员分析测试结果后得出了笃定的结论:**熟悉程度对音乐选择有显著影响,**并且在多数情况下,熟悉程度甚至比喜好程度对选择的影响更大[1]。
图片来源:参考文献
从这项研究的结果看,假如真来个 2020 时代的周杰伦,估计也打不过我们心里的周杰伦。
还有一项研究,更直接地指出了熟悉度和音乐喜好之间的关系****。
这项研究招募了 64 名大学生,给他们随机播放 32 首音乐片段,其中一半片段被插在不同曲目中间播放了 3 次。
最后的喜好度评分环节,被聆听过更多次数的音乐片段获得了更多喜爱[2]——原来听歌也是会“日久生情”的。
这让我想到了一个典型案例——凤凰传奇。小时候总觉得他们土,可现在每次到 KTV,凤凰传奇都是最让大家疯狂的歌手,没有之一。
图片来源:小红书 @拽西西的日常
当然啦,凤凰传奇的歌确实很棒,玲花和曾毅也一个比一个可爱,但是我们得承认,熟悉让我们更容易爱上他们。
就像曾经不理解周杰伦在唱啥的父母,如今看到周杰伦也会冒出慈祥的微笑一样。
难过的时候,
我们会更爱听老歌
去年有段时间,我心理状态很差,每天下班回家的路上一首新歌都不想听,只有在自己熟悉的旋律里,才能获得安慰。
如果你和我有相似经历,那么 Spotify 的数据会告诉我们:全世界人民差不多,难过的时候爱听老歌。
图片来源:unsplash
2020 年初,疫情刚开始不久,Spotify 发现从 4 月 1 日到 7 日,**制作怀旧主题歌单的听众增加了 54%。**猫王、披头士、皇后乐队、后街男孩、Michal Jackson 的歌,在播放量上有显著增长。
欧洲的一位研究员针对 Spotify 的数据给出了更详细的分析。
他收集了 6 个欧洲国家近 17 万亿首歌曲的数据后发现,当人们因为封锁导致工作、社交出现问题,引发负面情绪后,会通过听老歌的方式,缓解自己的消极感受[3]。
一个很受欢迎的老摇滚歌单,图片来源:Spotify
人们对老歌的需求还会随着居家隔离时间的增加呈现明显上升趋势,居家越久,对老歌的依赖就越强。
论文的导言部分,作者说,不管是个人还是社会层面的危机,都会对人的消费偏好产生影响。经济发展水平和口红、酒精消费之间的关联研究有很多,但和音乐相关的却少,这是他发起研究的原因。
图片来源:Spotify
通过研究,他证明了自己的推断,也帮我们解释了为什么在 2023 年末这个时间段,大家仍然热爱老歌——因为现在的我们,还是不太开心啊!
我很喜欢的一档播客节目,前两天发布了年终总结。节目简介里,主播在回忆 2023 年时写道:
2023 年,我身边的很多朋友过得不算顺利。
当然每一年,都有人经历着人生起伏酸甜苦辣,但我不知道是不是我的观察偏差,我总觉得今年尤其明显。
大环境的影响,就业市场的变化,以及无数个体从旧时代踏入第一个自由年之后的不适以及慌乱,让每个人都遇到了属于自己也和时代共振的苦恼。
是啊,回顾过去一年的情绪起伏,我们似乎是从希望中出发,向失望中走去。到年末这个时间点,总感觉有一股历经沧桑的疲惫感,围绕在我们周围。
这样的情绪感染下,掏出手机播放一首《回到过去》,也算是顺理成章吧?
关注公众号 F****eelBetter感觉好多了 后台回复 歌单 即可获取《怀旧歌单》,随时随地享受心仪的老歌~
👇👇👇
好消息是,
听老歌等于心理按摩!
在讨论大家沉浸在老歌里不愿出来时,一个朋友表达了她的担忧:我很怕长期听老歌怀旧,让我变得消沉。
有类似想法的朋友,你们不必太担心。有大量的研究表明,听熟悉的歌以及随之而来的怀旧情绪,会对心理产生积极影响。
图片来源:unsplash
2011 年,一群科学家为了搞明白音乐对人的大脑、情绪产生的影响,做了这么一个研究。
他们通过功能性磁振造影(fMRI)和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PET),观测了受试者在聆听不同音乐时,大脑各部分区域的活跃度。
研究发现,**熟悉的音乐会激活大脑里的多个区域,**包括杏仁核、海马体等情感中心,伏隔核等奖赏系统,以及控制运动的基底神经节[4]。
图片来源:参考文献
这些区域被激活后,我们会变得更感性、更快乐,更想随着音乐摇摆,并产生更多回忆——总之就是大脑和心理都变得更健康了。
2013 年的一项研究则从怀旧的角度,分析了音乐引发的怀旧情绪对人的心理影响。
研究结果表明,当受试者阅读了自己觉得很怀旧的歌词后,和对照组相比,他们变快乐了,更爱自己了,产生了被爱的感受,对未来有着更积极的期望[5]。
还有一项来自中山大学的规模宏大的研究,进一步发现了怀旧情绪对我们的心理影响。
研究团队分别针对 758 名年龄在 9~15 岁的外来务工子女、150 名复旦大学学生,以及 193 名箱包工厂的工人,完成了 4 项测试。
测试的主题,是孤独与怀旧情绪之间的关系。研究团队得出了有趣的结论:
👉 当个体觉得孤独时,孤独感会降低我们对社会支持度的感知(觉得来自家庭、朋友和其他人的支持变少了);
👉 与此同时,孤独又会唤醒我们的怀旧情绪;
👉 怀旧情绪反过来增加了我们对社会支持度的感知;
👉 孤独感随之减少。
什么意思呢?比如北漂小王今年一个人在家跨年,突然觉得有些孤独,仿佛自己被世界抛弃了。
他很难过,这时儿时的回忆突然袭来,**一股怀旧情绪弥漫在心中,小王感到了温暖,心情也逐渐好了起来,**觉得自己是被爱着的,孤独感也就变少了。
孤独导致怀旧,怀旧又减少孤独,这就是孤独和怀旧的奇妙关系。
图片来源:参考文献
在对箱包工厂工人做相关测试时,研究团队还有新发现:那些心理韧性(resilience)越强的人,越容易因为孤独产生怀旧情绪[6]。
图片来源:参考文献
也就是说,怀旧情绪是我们对抗孤独的武器,越乐观的人,越能够拿起武器对抗孤独。
所以听老歌怀旧没什么好担心的,多听老歌很好。
我们大可以在难过的时候,放上一首自己最爱的老歌,它唤醒的怀旧情绪会给我们归属感,增加我们面对沧桑生活的抵抗力。
写在最后
最后,我想再分享一点自己的感受。
过去一年,我“逼迫”自己听了一些新歌,接触不同音乐类型的确让我有所收获。
但当我点开怀旧主题的播放列表时,那些熟悉的旋律,却会让我倍感温馨。
因为我知道,下一秒有技法纯熟的转音,后半段有复杂又精彩的 Rap, 在某一秒里,还藏着一个小彩蛋,给我一个已经不算惊喜的惊喜。
**听老歌的感觉,有点像过年回家。**那条走了无数次的熟悉的路,偶尔想起来会不太想走,可一旦踏上,就会觉得心安。
马上要过年了,如果新的一年大家仍然热爱老歌,就继续热爱下去吧。用熟悉的歌声筑起一个小小空间,在面对未来日子时,或许我们就能多出一些勇气。
作者
星河
安静的力量。
References:
[1]Hall, K. D., Ayuketah, A., Brychta, R., Cai, H., Cassimatis, T., Chen, K. Y., ... & Zhou, M. (2019). Ultra-processed diets cause excess calorie intake and weight gain: an inpatient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 of ad libitum food intake. Cell metabolism, 30(1), 67-77.
[2]Leidy, H. J., Hoertel, H. A., Douglas, S. M., Higgins, K. A., & Shafer, R. S. (2015). A high‐protein breakfast prevents body fat gain, through reductions in daily intake and hunger, in “breakfast skipping” adolescents. Obesity, 23(9), 1761-1764.
[3]Fromentin, G., Darcel, N., Chaumontet, C., Marsset-Baglieri, A., Nadkarni, N., & Tomé, D. (2012). Peripheral and central mechanisms involved in the control of food intake by dietary amino acids and proteins. Nutrition research reviews, 25(1), 29-39.
[4]Grech, A., Sui, Z., Rangan, A., Simpson, S. J., Coogan, S. C., & Raubenheimer, D. (2022). Macronutrient (im) balance drives energy intake in an obesogenic food environment: An ecological analysis. Obesity, 30(11), 2156-2166.
[5]Tomé, D., Chaumontet, C., Even, P. C., Darcel, N., Thornton, S. N., & Azzout-Marniche, D. (2019). Protein status modulates an appetite for protein to maintain a balanced nutritional state—a perspective view.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and food chemistry, 68(7), 1830-1836.
[6]Flood, J. E., & Rolls, B. J. (2007). Soup preloads in a variety of forms reduce meal energy intake. Appetite, 49(3), 626-634.
[7]Imai, S., Fukui, M., & Kajiyama, S. (2014). Effect of eating vegetables before carbohydrates on glucose excursions in patients with type 2 diabetes. Journal of clinical biochemistry and nutrition, 54(1), 7-11.
[8]Shukla, A. P., Andono, J., Touhamy, S. H., Casper, A., Iliescu, R. G., Mauer, E., ... & Aronne, L. J. (2017). Carbohydrate-last meal pattern lowers postprandial glucose and insulin excursions in type 2 diabetes. BMJ Open Diabetes Research and Care, 5(1), e000440.
[9]Wyatt, P., Berry, S. E., Finlayson, G., O’Driscoll, R., Hadjigeorgiou, G., Drew, D. A., ... & Valdes, A. M. (2021). Postprandial glycaemic dips predict appetite and energy intake in healthy individuals. Nature metabolism, 3(4), 523-529.
[10]Saito, Y., Kajiyama, S., Nitta, A., Miyawaki, T., Matsumoto, S., Ozasa, N., ... & Imai, S. (2020). Eating fast has a significant impact on glycemic excursion in healthy women: randomized controlled cross-over trial. Nutrients, 12(9), 2767.
[11]Hetherington, M. M., & Regan, M. F. (2011). Effects of chewing gum on short-term appetite regulation in moderately restrained eaters. Appetite, 57(2), 475-482.
[12]Scholey, A., Haskell, C., Robertson, B., Kennedy, D., Milne, A., & Wetherell, M. (2009). Chewing gum alleviates negative mood and reduces cortisol during acute laboratory psychological stress. Physiology & behavior, 97(3-4), 304-312.
[13]许建萍. (2014). 健康人餐前咀嚼口香糖对血 GLP-1 水平的影响 (Doctoral dissertation, 北京协和医学院).
[14] (2022).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
[1] Ward, M. K., Goodman, J. K., & Irwin, J. R. (2014). The same old song: The power of familiarity in music choice. Marketing letters, 25, 1-11.
[2] Ali, S. O., & Peynircioǧlu, Z. F. (2010). Intensity of emotions conveyed and elicited by familiar and unfamiliar music. Music Perception, 27(3), 177-182.
[3] Yeung, T. Y. C. (2020). Did the COVID-19 pandemic trigger nostalgia? Evidence of music consumption on Spotify. Evidence of Music Consumption on Spotify (August 21, 2020).
[4] Pereira, C. S., Teixeira, J., Figueiredo, P., Xavier, J., Castro, S. L., & Brattico, E. (2011). Music and emotions in the brain: familiarity matters. PloS one, 6(11), e27241.
[5] Cheung, W. Y., Wildschut, T., Sedikides, C., Hepper, E. G., Arndt, J., & Vingerhoets, A. J. (2013). Back to the future: Nostalgia increases optimism.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Bulletin, 39(11), 1484-1496.
[6] Zhou, X., Sedikides, C., Wildschut, T., & Gao, D. G. (2008). Counteracting loneliness: On the restorative function of nostalgia. Psychological science, 19(10), 1023-10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