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哪来的底气?

发表时间:Tue Jan 23 2024 12:45:24 GMT+0800 (中国标准时间)

MacTalkPro https://mmbiz.qpic.cn/sz\_mmbiz\_jpg/JuJRyjO2zcZkqwCRc0PekicialvUmibdFv7d78CiaTbfbxy2Xm82bCTxTWMiaGqPyXQPNkqGZ7FvllXy4x0qV2dZ2ibQ/0?wx_fmt=jpeg

过去一年,大家被各种糟心事缠绕羁绊,人们困囿在自己的泥潭中无法仰望天空,日常的生活里,充满了各种鸡零狗碎的小烦恼。就像张爱玲说的,“生活是一袭华美的袍,上面爬满了虱子”。

我很喜欢的读书人顾衡老师说过,读一本书,就是让你暂时忘却这些虱子。每一本书都像一把扫帚,你骑上它,可以去很远很远的地方。

随着阅历增加,能力增强,我们会发现世界上有很多值得读和看的东西,这些东西大都和职业、赚钱没什么关系。比如说读西方艺术史,了解了印象派、立体主义等,就能明白梵高、毕加索他们的画风为什么会有不同。

有时候我觉得生命的美妙之处,恰恰就在这些没用的东西里。你在领略这个世界的同时,书里的内容也影响着你,不单影响着你的精神层面,也会反哺你的生活、职业、认知、审美。

时间不停,行走在 2024 年的迷雾之中,时不时总会听到一些坏消息。但我依旧选择保持乐观,保持勇敢。我哪来的底气呢?思忖片刻,我得到的答案是:阅读。不间断地阅读总能让人平静和开阔起来。

今天,写写去年我精读过的书吧。也欢迎你加入星球,和我们一起“从书中学,和高人聊,在事上练”,文末有优惠券,这两天第三季正式开启。咱们通过这种方式,互相认识认识。

《邓小平时代》

人和一本书的相遇,似乎也需要一些缘分。在很久以前,小盖向我推荐了《邓小平时代》,他说读得涕泪涟涟。那时候他做直播,抽奖必用《邓小平时代》,非常感性的一个人。那时我并没有太多的阅读意愿,一本政治人物传记能把你感动成这样,你不是失恋了吧。我对小盖调侃道。

直到 2023 年年初,我才彻彻底底把这本书读了一遍。果然是好书,如果你想去了解从六七十年代开始,中国经历了哪些惊心动魄的苦难和动荡,中国是如何成为这样一个中国,中国是如何开始改革开放的,中国是如何进入现代社会的,以及中国这几十年来的发展脉络,那你都应该去读一读这本书。

还原历史,又给人力量。

《青年变革者:梁启超》

我很喜欢读人物传记,还写过邓小平、林纳斯、贾樟柯、张小龙、菲尔·奈特、埃隆·马斯克等人物,我喜欢这些人身上不同侧面的特质,把他们放到那个历史时代,可以看到汹涌澎湃的时代浪潮,也可以见微知著,理解人性的闪光与无奈。

读梁启超,其实是把时光回溯到 100 年前,看看在那个动荡的时代里,优秀的年轻人是如何自处的。时代选择了那一批年轻人,但他们是如何去选择时代呢?这是我喜欢这本书的初衷。

《俞军产品方法论》

乔布斯曾经说过一句很有意思的话:我坚信,向他人表达感谢的方式是创造美好的事物并将其公之于众。你不需要和他们见面,不需要和他们握手,不需要和他们讲述各自的故事。但神奇的是,在创造的过程中,如果你愿意倾注关心和爱,那他们就有可能感受到。

做一个成功的产品,大概就是这么一回事。

很多人反馈,俞军的产品书读起来费劲,主要的原因是,概念比较多,讲逻辑和系统,有流程有公式,更像教科书,俗称就是干货比较多,如果用户不懂概念又不愿意去查,就容易跟不上,学不进去,但高阶一点的产品或业务人员都很喜欢这本书,因为他们更容易理解这些内容。

《夜航西飞》

我喜欢这本书,以至于播客都用了夜航西飞的名字。书的作者是柏瑞尔·马卡姆,一名顶级女飞行员、女驯马师、作家,《夜航西飞》算是她的非典型自传。

曾经我陷入某种牢笼之中,不知该何去何从,一个偶然的机会,我在书中看到了这样一段话,它像一道闪电击中了我的内心:

我学会了如果你必须离开一个地方,一个你曾经住过、爱过、深埋着所有过往的地方,无论以何种方式离开,都不要慢慢离开,要尽你所能决绝地离开,永远不要回头,也永远不要相信过去的时光才更好,因为它们已经消亡。过去的岁月看来安全无害,能被轻易跨越,而未来藏在迷雾之中,隔着距离,看来叫人胆怯。但当你踏足其中,就会云开雾散。

《大器晚成》

很多时候,大器晚成会被当成一句安慰人的话,让大量我们这样的普通人在没有取得什么丰功伟绩的情况下,也获得一丝心灵上的慰藉。随着齿岁渐增,一边痛斥自己年龄都长狗身上了,一边安慰自己,不慌,没准是大器晚成呢。

但作者里奇·卡尔加德并不认为这仅仅是一句安慰人的话,他不仅在书中批判了人们鼓吹的成名要趁早现象、硅谷吹捧的创业神童和少年英雄,还痛斥了应试制度和智商测试等一系列给人盖棺论定的举动,同时根据大量的案例和数万人的认知评估结果,得出了这样一个结论:

人的认知成熟期有先后之分,不同的年龄段会出现不同的能力成熟度,几乎所有健康的人都可以通过不同方式,在不同年龄实现自己的成就。

《21 世纪的管理挑战》

德鲁克老爷子的经典之作。2023 年,因为要在星球给大家拆管理类书籍的缘故,我又读起这本多少年前熟悉的书,倒是有意思,不同的阶段读,总有不同的感受。这些年,我从管理几个人,到管理上千人,都经历过。

2022 年,我创立墨问西东,管理归零,这次我们保持了一个小团队作战的规模, 10 人小团队,有什么可管理的?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再小的团队,依然可以往复杂里搞,也可以更多依赖个人管理。我采取的方式是后者,打造自驱形态的小团队。所以,目前我们可以把注意力像激光一样聚焦在产品和业务上,从容向前。

《走出中东》

读库真是个宝藏,去年一场读库年会,让我开始走进周轶君老师的世界,读她的作品,也知道了这个兼具多重身份的铁血女记者,她不仅是个战地记者,还是作家和纪录片导演,制片人。我开始读她的书,听她做的一些视频节目。

书中,周轶君从土耳其开始,伊朗、伊拉克、埃及、乌克兰、尼泊尔直到德国、瑞士、英国等等,从一个地方,到另一个地方,从一个国家到另一个国家,历经尼泊尔改制、伊拉克重建、阿拉伯之春、乌克兰战争、委内瑞拉的阴影、列支敦士登公投、英国女王存废等全球重大变革事件,她通过一个行走的观察者方式,用一次次看起来随意的访谈呈现出来。

《多年爱书已成精》

我很喜欢阅读文学研究和评论类的书籍,其中很多作者我都非常喜欢,听他们讲历史上文学和艺术创作者的生平和创作过程,包括对书的解读,简直是我最美妙的日常思维训练活动。如同在骄阳如火的夏日,地皮晒得冒油,知了咿咿呀呀地叫着,你走进酒吧,就着冰块咕咚咕咚喝下一大杯冰啤酒,哗~,每个毛孔都凉丝丝那么通透。

《多年爱书已成精》是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教授马凌的作品,上辑偏文学,下辑偏艺术,从序到待后记,其中每一篇独立成章,拿起来就可以读,读起来就放不下,每一篇都不可错过。

---

阅读方面的话题,“让时间为你证明”星球内写过挺多内容的。最近我们集合过去两年所有关于“阅读”的优质帖子,制作成了一个《阅读小专题》,如果你喜欢读书,抑或还没养成读书的习惯,欢迎来读一读,也可以来这里和我们交流、探讨。虽说阅读是一个人的狂欢,但和一群志同道合的人一起交流,总是美好的。

星球内,我们每周都会和你共读一本好书,帮你打开视野,帮你形成习惯,帮你爱上阅读。此外,这里还有更多有关职业发展、个人成长、技能修炼等方面的内容,总之是一个希望静静陪伴你成长,不惧周遭浮躁喧嚣的地方。

目前星球开启了第三季的加入通道,第三季将于 4 月 1 日起正式开始更新和服务。新星友本月内加入,早鸟价 365 元,可以永久阅读前两季+第三季所有内容,并享受 12+2 个月的服务。老星友提前续期直接享 8 折,292 元即****可加入。优惠截至 1 月 31 日。

加入后可以在星球内置顶帖里找到瑶瑶的微信,加入我们的星友群,和更多志同道合的伙伴一起交流、读书、看世界。欢迎扫码加入。

阅读原文

上次更新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