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钱不好挣了”,这是最近和朋友聊天时,大家常见的感慨之一。

早些年,我们总觉得明年还能够挣到更多的钱,所以花钱大手大脚。即使手头紧巴巴的,但也无妨,鼓起勇气借钱、贷款买房。心想怕什么?房价要涨,工资也会涨,苦日子熬熬就过去了,未来无限光明。

现在还这么想的人很少了。

还记得吧,大概两年前,任正非两年前曾经写过一封内部信,当时他预判了未来的经济发展形势,大致意思是说:世界的经济在未来 3 到 5 年内都不可能转好(肯定的语气),未来十年是一个非常痛苦的历史时期,全球经济会持续衰退。对于华为,宁可收入下滑,也要保利润增长。

当时,这个结论还有一些争议。此刻,早已形成共识。

人生行至此处,我越来越理解一句话:到什么山头唱什么歌。往小了说,一个人 10 - 20 岁, 20 - 30 岁, 30 - 40 岁, 40 - 50 岁,不同的阶段要交的作业是不一样的,心态也不一样。往大了说,我们所处的历史进程也在不断变化,早些年,大学生毕业还包分配,现在找个工作都没那么容易。

如果不明白这些道理,或者意识不到自己已经身处于和之前完全不同的山头,那就很容易犯错。不能用上一个阶段的逻辑决策新阶段的问题。我们国家十九大时,其实就已经明确讲了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这句话值得细品。

我曾多次推荐过日本著名经济评论家大前研一的《M 型社会》。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日本经济高速增长,甚至在 1987 年人均 GDP 超过美国,日产的电器、汽车、半导体、生活用品风靡世界。但从 90 年代中期开始,日本经济就一蹶不振,GDP 长期处于停滞水平。

日本一些经验,或许对我们有用。倒不是说中国也会像日本那样陷入泥潭之中,而是说,任何一个国家的发展,都不可能永无止境的上扬,走走停停,才是常态。

学习日本的老百姓在他们经济衰退的困境之中是如何更好地生活,这对于我们普通人而言,才是最有价值的。上扬的时候,谁不会过日子。难的是钱没那么好挣的时候......

恰好,《M 型社会》这本书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学习窗口。

下面是我同事小盖的解读(**完整版本发布在了我们的“让时间为你证明”知识星球,**这两天,星球有优惠活动,你可以考虑入手。看完一篇文章就能回本)。

大前研一判断,伴随着 20 世纪 90 年代后期开始的收入减少,年收入在 600 万日元(折合人民币大概 30 万)以下的中低阶层,已经占了日本总人口的八成。原先占比 80% 的中产阶层,一大部分人下坠到中低阶层,一小部分人挤入富裕阶层。中产彻底解体,一个人要么是中低阶层,要么是富裕阶层,没有中间阶层,贫富向两极分化,这就是所谓的 M 型社会。

一直以来,以中产阶级为主的橄榄型结构被认为是最稳定的社会形态。金字塔型的结构意味着大多人处于贫困状态,孟子说,“有恒产者有恒心,无恒产者无恒心”。如果老百姓都比较穷,那可以想象整个社会也不会多么和谐富足。

具体到我们国家,扩大中等收入群体都已经成为“十四五”时期的发展目标之一,可见其重要性。中产阶级或许有房贷,有经济压力,不过总归他们可以拥有各得其所的生活和工作。

进一步讲,什么是中产阶层呢?我查遍了资料,发现这终究是个模糊概念。通常意义上我们会把拥有中等经济收入的人,称之为中产阶级。而按照我们国家目前采用的中等收入群体标准,年收入在 10 万 - 50 万元之间的三口之家会归到此类当中。不过,如果拿着放大镜,把这个数据对应到不同的城市中,你也并不认同。比如在北京,年收入 10 万的家庭很难算得上中等收入。

显然,大前研一提到的 M 型社会更像“金字塔型”结构,但又不一样。因为大前研一的理论中,M 的左端包括中低阶层,而非只是低收入群体。有同学可能会问,为什么大前研一非得把中低这一层划到低收入群体呢,也可以划到中间,这不就成橄榄型的结构了?有些道理。不过,到底 M 型还是橄榄型,我觉得本身都是泛泛的归类,纠结这些细节没有意义。

作者在书中也提到了这一点:“对于日本中低阶层的收入,以世界标准来评判的话,还算得上中上阶层,但是这样的收入却无法让大多数的日本人过得富足。”

更重要的是,我们得理解大前研一提出 M 型社会的背景:经济衰退,老百姓的收入呈现两极分化的状态。就像一个 100 人的公司,早些年发展顺当的时候,大家虽然工资基数比较低,但好在一直涨,加上绩效奖金等,公司整体的平均工资一直稳步提高。但后来经营不善,公司营收锐减,老板停发绩效奖金,大多人的到手工资都变少了。不过老板没亏待自己,年终还会给自己和少数几个骨干员工分红......

日本曾经出现的经济衰退,我们国家不一定会有。但至少从今年的情况来看,值得警惕。个人层面,我认为经济不景气并不是暂时的,衰退的走势大概率会持续五年以上的时间。在此推断下,大前研一的观点便值得咀嚼:也许我们并不是所谓的中产,而是中低阶层。那属于中低阶层的我们,又该如何更好生活?或者再实在一点,这么讲吧:假若收入减少,我们又该如何体面的生活?

《M 型社会》中,有句话说得好:“以有限的收入享受自己可以认同的生活,一定会成为中低阶层时代的主流观念。”

也许我们并不需要那么多钱才能幸福。最近,看到有同学纠结是留在大城市,还是回老家的小城市。要换之前,我肯定会说,留下来呀,大城市似乎从潜意识里总会更光鲜亮丽。但现在我并不这么认为,我觉得核心还是把自己的日子过好,才是目的。哪里能过好,就去哪里。想清楚了目的是什么之后,我们也才不容易被外力裹挟。

当然,怎么把日子过好,每个人又有不一样的定义。这也是一个值得探索的话题,未来一年有机会我们借着其他书再聊。多说一句,把日子过好绝不是很多人理解的那样,没有压力,舒舒服服,吃喝玩乐。

记得那篇关于城市选择的帖子里,有人还说,应该留在上海,不然孩子还得重走一遍老路。同样,我现在不这么认为,这属于固有的思维方式,未来的社会和城市会越来越多元化,没必要陷入到单一的评价体系中。从生活和各种文化活动上看,我也不觉得北京和长沙能有多大的区别。

所以,你看,不同的思考方式自然会导向不同的思考路径。

大前研一不停的强调说,“别自认是中产阶级”。我恍然大悟,这也意味着在经济衰退的大背景下,我们需要调整思维方式,至少重新思考之前已经形成的某种观点,比如,要买就买最贵的,给孩子上最好的幼儿园,工资肯定会涨,房价怎么可能跌呢,把钱放银行通货膨胀太多。

类似的问题,我们都可以再琢磨琢磨。隐约之中,我感觉当下正处在旧阶段和新阶段的过渡期。觉察到我们整个社会和行业正处在过渡期,挺重要的,它意味着我们不能再用之前的思维方式思考和判断问题。日本很多人陷入到了消费贷的陷阱之中,不就是对未来错误预期的结果吗?

比如职业规划。过去工作好找,很多人比较随性,有点什么风吹草动就想着跳槽。“那边工资高一点,好,我去那边。”“最近工作不开心,不想干了,我躺平几个月再说。”类似的情况很多。

但现在,我们就是得更谨慎,更深入地思考自己的职业。面临选择时,也得知道每个人不同阶段要提升的能力是不一样的,关注目标公司能否匹配自己下一阶段的发展规划,关注目标公司做的事情能否给自己带来新的机会。因为你的核心竞争力才决定了你的职业生涯的长度。

比如买房。之前旧有的逻辑是房价总在涨,特别是大城市,买了至少不会赔,买房比租房合适。但现在,房价过了增长的阶段,甚至有下行的趋势。与其着急买个老破小,买偏远地区,还不如先等等。要不然,买完之后,几个月咔咔掉几十万,谁能不肉疼。租房可能比买房合适,别被那种固有的观念干扰。

这些年,大家都会说通货膨胀。其实人们感知到的通货膨胀,主要是锚定房价的。中国房价经历了 20 多年的快速上涨,老百姓的直观感知就是手里的钱越来越不值钱。之前, 30 万还能在老家全款买套房,现在,连首付都不够。可不是么,这么一算,钱确实贬值了。

可以这么想,如果除去房产的因素, 2000 年的一百万,在今天依然很值钱。而房子未来不可能再涨价了,所以,如果你现在有 100 万,未来十年后,这一百万还是一笔大钱,而不是小钱。

再比如,有些超市里除了售卖普通散装的蔬菜外,还售卖专门的有机蔬菜。相比之下,同样重量的有机蔬菜价格则是普通蔬菜的 2 倍以上。为什么会这么贵呢?因为有机意味着无农药、健康、安全。挣得多,不差钱,那买贵的也无可厚非,但如果经济衰退,收入减少,就需要重新思考这类的判断了。

大前研一在书中说:“这些标榜无农药的蔬菜,大都是用非指定农药的其他药品所栽培出来的蔬菜。如果真的不用农药,超级市场就见不到一条条直挺挺的小黄瓜和一个个鲜艳的番茄了。”不可否认,贵一点的有机蔬菜确实会更好,但你也要考虑下, 70 分的普通蔬菜,和 75 分的有机蔬菜,那 5 分是否值两倍的溢价甚至更多的溢价。

同样,钟薛高和其他平价雪糕也类似。也许 5 毛钱的小布丁在卫生质量方面不尽如人意,但 3 元左右的雪糕和 20 元的钟薛高在品质上真有那么大差距吗?仁者见智的事情。我抛出来类似的话题,也不想得出什么结论,只是引出一个思考的线头子。

还是那句话。如果你有钱,那怎么造都行。但如果收入不如之前,那就要思考调整消费结构和消费理念,避免浪费无意义的钱。咱们目的是用有限的收入过上富足的生活,而不是被消费主义和面子绑架。


我们已经经营了三季的内容产品**“让时间为你证明”本月底会彻底涨价到 999 元。**这三年,我们在这里投入了非常多的心血,写了很多关于管理、成长、职业发展、生活、产品方面的文字,光拆的书就已经有 112 本,事上练更多,已经写了 788 个。

包括今天这篇文章,也源自于“让时间为你证明”。今天购买的话,新用户领取下方 100 元优惠券,399 元即可加入(比上个月优惠了 100 元)。如果你是老用户,这个月团队给大家设置了续期 7 折,扫码或者在 App 里直接续期即可。星球支持三天无理由退款,新星友可以放心进来体验下,不做一锤子买卖,不合适三天内随时退款。

阅读原文

上次更新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