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打开微博无话可说,打开墨问泪如尿崩

发表时间:Sun Feb 25 2024 12:40:32 GMT+0800 (中国标准时间)

MacTalkPro https://mmbiz.qpic.cn/sz\_mmbiz\_jpg/JuJRyjO2zcbEicQIbWmHjVCmEzE4swbgFoMLjTtYwxas8ZNIibxwdMOMzoCX9gQEEib8TEmt0SqkR60LOooXXPXSQ/0?wx_fmt=jpeg

这就是我的现状,打开微博不知道写啥,不写吧,觉得 23 万粉丝呢,也是个 V,把墨问里写的内容贴上去,大部分时候回复都没有,阅读量全是扯淡的事,微博的阅读量特别神奇,我刚发出去五秒钟,刷一下 1000 人阅读了,读个鸡毛啊。

但是打开墨问,思路不就来了吗。我喜欢掏心窝子写点自己觉得值得读的文字,而墨问里是从来不缺评论的。这也是我做墨问这个产品的原动力之一,估计和王兴一直保留饭否的心思有点类似。王兴直到他发饭否会影响美团业务的时候才闭嘴的。而我,还远不到闭嘴的时候,那就写呗。

最近墨问来了一个超级写作者五哥,输出频率之高,质量稳定,想法独特,无出其右。比我厉害多了。五哥是谁,我们文末再说。五哥引发了输出和写作的讨论,都问能通过写作输出获得经济收益吗?

我觉得这个问题的答案是显而易见的,人类有了知识体系之后,不都会通过写作讲述和教学进行知识和技能传递并获得相应的报酬么?

有墨友说写作赚不到钱啊。我觉得呢,那大概率是因为创作者积累不够,信用不够,内容拉垮导致的。骗人的那些把戏咱全撇一边去,谁好意思搞那些东西呢,丢不起那个人。

写作,一样站着能把钱赚了。关键是内容、信用和刚性兑付。

墨问这款产品没有收费订阅功能的时候,我们就基于墨问做了「卖桃者说」和「墨问读书会」,音频+文字,大约 200 万收入。没有墨问的时候,依靠知识星球,提供了四大专栏和问答服务,两年,做了一万多付费会员。

在这个经济环境里,我们公司做了一年多快两年,没找机构融资,也没倒闭,说明了啥?我们做的产品和内容,有价值。我们有信用。我们能赚到钱,能活下去。我们用一贯优秀的表现吸引并赢得了用户的信任。

这「一贯」可不是一年两年,而是十年,甚至更久。

2012 年我开始写 MacTalk,2016 年开始写卖桃者说,2017 年开始做产品极客时间,2022 年开始做墨问,这些时间和这些点,都是在为我们的信用背书。靠内容骗用户一单,骗用户一年,还是有可能的。你能骗用户 10 年么?不可能的。

所以,靠内容产品赚钱——不管是出书写专栏录音频拍电影——第一你要通过作品获得用户的信任,第二你的内容是有价值的,实用价值、情绪价值,都是价值。满足了这两点,就有了获得商业利益的可能。

我看不少墨问用户一篇文章没写过,自己没用户没私域,上来就开了个付费专栏,即便你内容再好,用户凭什么买单呢?缺一。

还有人用自己以前积累的一点信用可劲儿造,交付的内容质量不过关,那用户上一次当就够了,没有第二次交易。这是缺二。

缺哪个都不行。我努力做到两者兼具,可以继续写,并且用这种方式,为公司赚钱,让产品能够正常的继续迭代。墨问离 1.0 还有一段距离呢。

说回到五哥,他是谁?五哥真名袁涛,职业摄影师,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特约摄影师,环球旅行者。在我看来他应该还有另外一个专业,就是超级写作者。2024 年 1 月,五哥突然现身墨问,写了一个月,输出 100 篇笔记。随后开启付费专栏『五哥的闲言碎语.2024』,60 块,一星期写了 40 多篇,每篇 700 - 1500 字,开启互动式写作,评论区比文章还热闹。

五哥对这个专栏的介绍是:社交网络上唯一的对话体专栏,专为响应订阅者需求而写,任何人都可以在这个专栏中定制自己想看的内容,只要你愿意交流。至于值不值,不订阅你永远无法知道。

对于这个作品,我强烈推荐,不订阅就是你自己的损失了。五哥不是日更,而是一日几更和读者互动,督促订阅者行动起来,除了爹妈,再没见到这么费心的创作者了。赶紧,他喜欢无目的涨价的。(iOS 用户打开“点此解决”,就能解决

另外,下周一晚上我和五哥在 MacTalk 有一场直播,聊一聊最近十年改变我们人生的那些人和事。预约在这里:

今日题图:五哥在黄金时代剧组拍摄的花絮。

阅读原文

上次更新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