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马明哲:迎难而上!

发表时间:Thu Jan 04 2024 14:06:17 GMT+0800 (中国标准时间)

pinganren1988 https://mmbiz.qpic.cn/sz\_mmbiz\_jpg/Cpr3O3pnM8fGNdx63C1R5ajicCZn4HbPaUMYbSvUkzUPhZJHWdReMhCOZURQAWeLD70fibdAdrdwxUVUBSRqOpRA/0?wx_fmt=jpeg

2024年,平安最牛"部门总"来了。

1月1日,平安内部通知,聘任马明哲为集团战略发展中心主任。标志性事件!

对很多人来说,2023年,有点难熬。怎么办呢?

今天分享一篇14年前马明哲的内部讲话。面对困难时,有正确的态度——信心,科学的方法——虚心,坚定的意志——恒心,我们就是一个有“心”人,所有的困难都会迎刃而解。

希望能从中汲取一些力量。2024年,勇敢地迎难而上吧!

————————

1945年,中国抗日战争进入第八个年头。这年的6月,中国共产党在陕北召开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在这届大会的闭幕式上,毛泽东引用了一个鲜为人知的典故——“愚公移山”,号召全党不怕牺牲,排除万难,像愚公挖掉王屋、太行二山一样,去挪掉压在中国人民头上的两座大山——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愚公移山,出自《列子·汤问》,讲述了愚公不畏艰难、坚持不懈、挖山不止,最终感动天帝而将山挪走的故事。自此之后,这个讲述“迎难而上”的典故就变得家喻户晓了。

**难,这个字眼,可以说是与人类社会同生共长的。**人类在漫长的进化过程中,接受大自然的洗礼;在社会发展的过程中,人类也要接受来自自身的各种挑战,不断提升自己的生存和发展能力,实现物质生活的丰富、精神文化的繁荣、社会的有序进步等,这是人类发展的一个基本规律。

比如,人类自古就有飞翔的梦想,但没有翅膀的人如何才能将自己笨重的身躯托举起来呢?1783年,法国的蒙特哥菲尔兄弟根据热蒸汽能托举物体的原理,发明了热气球。气球载着两个法国青年升上了1000米高空,飞行了10公里远,创造了人类首次升空的历史。在气球的基础上,人类发明了飞艇,实现了更远距离、可操控的飞行。但这样的飞行毕竟很慢,安全性很差,不少人在飞艇的飞行试验中付出了生命。一直到20世纪,美国莱特兄弟从滑雪爬犁的飞翔中获得启发,设计制造了飞机,并于1903年进行了成功的飞行。这是世界上首次实现重于空气的飞行器的有动力、可操纵飞行。这个发明使得地球从此变得渺小,日行千里的古老神话变成时行千里。

如今,坐飞机已经变成很普通的一件事情。但人类在实现这个飞翔梦想的过程中,克服了重重艰难险阻,矢志不移、迎难而上,创造了人类文明的奇迹。也正是由于这样一种不屈不挠,勇于进取的精神,我们才创造了前人无法想象的巨大的物质文明和高度精致的精神文明。

**对企业发展历史而言,也是一个不断克服困难,战胜困难,不断进步的历史,这是企业进步的客观规律。**全球知名企业,特别是各个行业的领先企业无不是通过克服巨大困难形成了自己的核心竞争优势。

这次金融危机(小编注:指2008年金融危机)袭来,不少百年历史的国际金融巨头纷纷倒下,只有为数不多的大企业获得了进步。

企业通过克服困难变得强大,一个人的生命历程也是如此,**从呱呱坠地开始,一个人就会遇到学习、生活、工作中的各种困扰和磨难,个人的成长历史也正是一个不断解决一个个困难,化解一个个挑战,不断进步的历史,这是个人进步的客观规律。**越是大的困难,越是高的挑战,才越能激发人的潜能,人的生命才能更丰盈地展现出来。早些年,对一个年轻人来说,如何能进入高等学府深造就是最大的挑战。勇于接受挑战的年轻人挑灯夜读,勤奋不辍。虽然并不见得人人都能闯进象牙塔,但是勇于面对这段“闯独木桥”的经历,即使后来没有跨进大学的校门,也同样能获得深刻、巨大的心灵收获。所以,克服苦难,是人生无法回避的课题。

可见,不管人类社会的进步,还是企业或者个人的发展,难,是无时无刻、无所不在的。狭路相逢勇者胜,成功者总是勇于乐观面对任何困难,并通过攻坚克难实现自己的进步。

既然困难是与生俱来无法逃避的,那我们只有迎难而上,勇于挑战困难,难也就不成其为难。常言说得好:“天下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只要我们做一个有心人,天下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我个人的体会是,这个**“有心”的“心”包括三重意义:一是信心**,就是需要我们不被困难所吓倒,学会用辨证的方法和心态去认识、克服困难,理解困难对于我们人生及事业正面的意义;二是虚心,就是需要我们虚心学习、认真钻研困难背后的原因及规律,掌握认识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与要领;三是恒心,就是需要我们在挫折面前,在面对可能的失败时,要有毅力,有百折不挠的精神,敢于打持久战,坚定不移,勇往直前,直到最后胜利。

三个“心”具体来说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第一,要辩证理性地看待“难”。**能够简单达成的目标,别人同样也可以轻易达到,而不易实现的目标,一旦达成,别人就无法超越。通俗一点说,我们对付的困难就像弹簧,你压得越轻,它给你的反弹就越小;压得越重,它给你的反弹就越大。在企业的经营管理中也一样,越困难的事情,就越有机会成为企业的核心竞争优势,成为后来者不易跨越的门槛。

**第二,在能力上,我们必须要掌握新工具、学习新方法、搭建新平台,不断创新。**迎难而上并不只是一句空洞的口号,必须转为实践力量才能发挥巨大作用。在平安,迎难而上要外化为良好的技能、先进的方法、领先的平台;在个人,迎难而上就是要内化为解决问题的能力。

要做到迎难而上,就必须具备良好的业务、管理技能。确实,当我们有了解决问题的信心以后,虚心学习,形成解决困难的能力是关键。在平安,我们在设计干部选拔机制、人才胜任素质模型的时候,就特别重视对人才解决困难能力的评价。不仅如此,我们还把每一次克服困难解决矛盾的机会,当做重要的经验和知识积累,把在这个过程中形成的方法、机制和流程,固化成我们团队的、公司的整体技能和体系,使得我们在未来面临类似的挑战和困难时,能够更加从容不迫地应对。

**第三,当确认方向正确、方法有效时,成功的保证就在于持之以恒地执行。**企业在市场上比拼,很像是长跑,拼速度,更要拼耐力。有些人浅“跑”辄止,小富即安,注定成不了大器;而唯有以坚强的毅力与决心,保持节奏,调整步幅,起跑、中途跑、加速跑、冲刺,各个阶段都不出现大的失误,才能成功冲线。

刚刚过去的2009年,平安产险保费收入突破300亿元,保费规模超越主要竞争对手跃居中国第二大财产保险公司,成绩来之不易。15年以前,对手的保费是我们的4倍,那时想超越,真是一个梦想。但产险同仁“咬定青山不放松”,不断地夯实基础,“聪明经营”,终于在2009年保费增长达到117亿,一举达成目标。用15年超越对手,难不难?这个过程,纷扰的外部因素可能会迷乱我们的双眼,暂时的挫败会打击我们的斗志,支撑我们前行的是必胜的信念,迎难而上、永不言弃的精神。

我们广大的业务员同样以“持续奋斗”为荣。2009年寿险高峰会会长叶云燕,曾因为所负责经营网点的裁撤,调回机构本部从零开始工作,但她对平安、对寿险营销、对客户的热忱始终没有改变。历经四起三落,最终以年度化标准保费1001万的绝对优势夺得2009年高峰会会长殊荣,并刷新了历年的会长纪录。“耐得住寂寞,经得住辛苦,从容淡定走下去”,她的自我心得正说明“持之以恒的坚持”对成功是多么重要。

相反,我们有些业务单位中的个别领导干部,碰到困难的时候,不是选择迎难而上,而是绕着走,或者尝试了几下,感觉很困难,就找一些借口撤退了。这些人最大的问题就是欠缺毅力和恒心,欠缺勇往直前的意志,他们在困难面前打了败仗。这些单位不仅辜负了公司的期待,而且浪费了宝贵的时间,甚至可能丧失难得的战略机遇,使得我们本可获得的巨大优势无法形成。这就像部队打仗一样,没有完成战略任务,这些单位和人员就无法享受成功的喜悦和荣耀,他们的事业空间也就只能越来越窄。

由此可见,面对困难时,有正确的态度——信心,科学的方法——虚心,坚定的意志——恒心,我们就是一个有“心”人,所有的困难都会迎刃而解。

回首平安走过的历程,我们无论是申请成立、到全国开疆拓土、到8年分业长跑,还是后来探索综合金融,跨入银行业,以及后台整合,H股、A股上市等等,每一步我们都是越过重重困难、历尽千辛万苦走过来的。以至于一旦有什么重大的项目,轻而易举地成功了,我会非常地不踏实,心里反而会忐忑不安。因为我们要走的,绝大部分都是别人没有走过的路。因为创新、因为竞争,平安肯定会被螃蟹咬,被人“枪打出头鸟”,会被看作另类,会比别的企业碰到更多困难,承受更大压力。但是,我们没有选择绕道、畏缩、妥协,我们选择坚持信念,顶住压力,逆风前行,迎难而上。迎难而上是我们的制胜武器。

中国有句古话:“创业难,守业更难。”这条古训是千年不变的真理。创业期的时候,初生牛犊不怕虎,敢闯敢拼,没有禁忌。但如果眼看着家业大了,创业的热情退下去了,从进攻变成防守了,你就会发现,无论你如何防守,都是防不胜防。社会在变,环境在变,防守就意味着被动地应付,被动适应外部的变化。守业难是必然的,守业被淘汰也是必然的,这是历史永恒的规律。因此,我们与其做被动的防守,不如主动地进攻,永远做一个创业者。我们不要在暂时的成功面前沾沾自喜,骄傲自满,而是永远把我们的每一天当做新的起点,挑战新的困难和目标。遇难而走不可取,与难共存是必然,迎难而上才是我们的追求。

**我们要始终记住一句话:“平安永远在创业。”**如果有一天,我们失去了进攻的勇气,失去了挑战困难的决心,这个平安就不平安了。我们每一位平安的员工,每一个有抱负的平安人永远不要做一个守业者,永远不要做困难面前的逃兵。

我们未来的愿景是要成为国际领先的综合金融集团,要成就百年基业,实现保险、银行、资产管理三大支柱均衡发展,实现“一个客户、一个账户、多个产品、一站式服务”。这个困难、这个挑战是前所未有的。

第一,就综合金融而言,从前台销售人员满足客户的多种金融服务需求,到中台构建综合金融产品体系,为前线提供支持和帮助,及至集中、高效的后援平台完成庞大的运营任务,平安事业的各个环节都将面临全新的挑战。

第二,就国际领先而言,平安要做市场主要的主导者。现在是中国市场,未来是全球市场——时刻追求领先是否已经全面渗透进我们文化的各个方面?我们的战略是否领先于市场?我们的管理平台是否能支撑我们的领先?我们是否储备了足够的能够拼搏领先的人才?我们是否准备好了长期领先的业务和经营平台?还有未来国际化的路径及策略等,都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巨大挑战。

第三,我们的各个子公司都要争取更靠前的市场排名,争取更好的赢利贡献,我们一些创新的业务渠道要实现异军突起,我们要让客户在一个平安品牌下获得实实在在的、优质高效的综合金融消费体验……这是内部发展带来的挑战;快速变化的市场,电子信息和通信技术的不断革新,80后、90后客户的成长带来全新的产品需求和行业变革……这是外部变化带来的挑战。这些内外因素,都考验着平安的应对能力,使我们面临更加严峻的考验。

我们过去20多年的发展史,就是一个不断解决困难、不断挑战新高的历史。“迎难而上”是我们过去成功的秘诀,也是未来生存的要素,更是成就百年事业的唯一武器。我们的信念是:越是困难事、麻烦事,士气越高昂,行动越坚决,投入越彻底,当然,最后的成果一定越辉煌。

综合金融是前所未有的实践,确实很困难,但我们已经形成了涵盖金融各个领域的业务体系,积累了庞大的客户基础,建立了高度整合的后援平台,形成了统一的文化,这些都是我们探索综合金融已经具备的巨大优势。国际领先对一家过去一直致力于本土经营的企业来说,充满了凶险,但我们过去20多年的历史,就是不断追求国际化标准的历程,从公司治理,到体制、机制、人才,到管理理念及制度流程等已经完全可以和国际领先企业媲美,而日新月异的各种内外变化恰恰都是我们过去求新求变的过程中一直很好地适应及历练过的。

我们清醒地认识困难,理性地评估困难对我们的意义和价值,我们不断地锤炼克服困难的能力,我们更有迎难而上的恒心和决心,我们一定能克服未来前进道路上的各种艰难险阻,一定能够创造未来更加壮丽的事业。

未来中国的崛起是历史必然的趋势。中国强大的背后必然有一批强大的、世界级的企业,平安肯定要成为其中的一员。道路且长,信念且真,迎难而上是坚定不移的选择,这种宝贵的企业精神已经成为平安的文化基因,成为每个平安人的DNA,融入到我们所有人的血液中了。我们用这种精神创造了过去的平安,我们要用这种精神创造更加辉煌的平安。让我们永远高扬创业的旗帜,以更加豪迈的激情,更加坚定的意志,勇敢地“迎难而上”吧!

——讲话摘选自《平安心语》

-The End-

平安的天花板?还早

撒贝宁来平安了‍

欢迎添加小编五百平个人微信号:jiazar6

五百平啊

ID:pinganren1988

平安领导同事都关注了

一起来聊(吐)聊(槽)

长按二维码关注

阅读原文

上次更新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