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一个人的乐队

发表时间:Thu Nov 09 2023 20:56:32 GMT+0800 (中国标准时间)

gqmg_com https://mmbiz.qpic.cn/sz\_mmbiz\_jpg/aXlhEulia6hO6jJXB65YqBoACG626y6COL8yNVYeeHHbegbRWBfCJLXapgUHGr0RicmufDDaCVxl8jyE3rsVNSyg/0?wx_fmt=jpeg

阿涛是一名网络工程师,由于个人兴趣和工作需要,年初以来持续关注AI领域动态和的新鲜玩意。在看到媒体报道的《我用AI开了家“假”淘宝店,居然真的有人下单?》后,突发奇想:既然AI可以虚拟出一家不存在的淘宝店,那么有没有可能借助AI,虚拟出一支乐队呢?

说干就干,成立乐队首先需要一位主唱,于是阿涛用自己的声音训练了一个声音模型,使用自己的声音是为了避免出现侵权的情况。伴随so-vits等一众AI工具的成熟,声音模型的门槛一再降低,效果也愈发的好。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主唱之外,还需要一位词曲创作人。歌词比较容易,以GPT为代表的大语言模型就是很得力的助手。由于有过搭建大模型知识库的实战经历,调教大模型生成歌词的技巧和prompt对于阿涛完全不在话下。

最近流行的说法”AI 一日,人间一年“一点没错。随着AI音乐生成器的发展,旋律、节奏、和声、作曲、编曲这一系列原本需要各领域专业知识的步骤,得以被一气呵成地完成。至此,“词曲制作人”也就位了。这支“乐队”已经可以产出歌词、伴奏和人声演唱。

接下来是混音和剪辑步骤,在GPT的协助下,阿涛先后学习了一批知名的、不知名的音频处理软件的使用。并掌握了混响和声等基础特效的制作,成功客串乐队“制作人”角色,产出了一支完整的歌曲。

也许是原创音乐人供给尚未饱和,竞争还不激烈的缘故,歌曲上架的过程比较顺利。阿涛制作的首支单曲《我们的爱情》先后认证并上架了腾讯音乐(旗下QQ音乐、酷狗、酷我)和抖音(旗下汽水音乐),小试牛刀获得成功后,阿涛“借助AI虚拟出一支乐队”的设想得到初步验证。

此后,阿涛又先后创作了几只单曲。相比操作手法日益纯熟,阿涛更看重的是提升对于歌曲创作内容把控的能力。从内容角度看,首支单曲略显空洞无物。阿涛发现在作词和作曲阶段,都可以通过增加输入,来提升最终产出歌曲的内容质量,从而达到抒情达意的效用 —— 这也是阿涛认为音乐最重要的作用之一。

譬如:

向AI输入爱与希望,于是有了《女儿柠宝》;

向AI输入情感历程,于是有了《阿涛和方方》;

向AI输入乡思和儿时记忆于是有了《永安武装部旁的扁食店》;

向AI输入感恩和回忆于是有了《母校福建理工》…

在收获一小批关注者后,阿涛愈发觉得最初设置的,头戴耳机唱着歌的黄鸭头像有些画风不符,于是着手改进个人资料。同样借助AI做图工具 —— Midjourny和Stable Diffusion,以及AI换脸工具。新旧头像的效果对比简直不要太明显,歌手形象帅气又显专业,有着个人写真也未必拍得出的效果 ,阿涛甚是满意😂

看到过这样一个观点“世界是由无数草台班子组成的”。一个人的草台班子一路走来,愈发想知道几个人的草台班子能走到哪。阿涛希望未来有比他更擅长AI绘图的小伙伴和音乐专业或爱好者加入“乐队”,共同提升这支虚拟乐队的专辑封面、海报的设计品味,以及音乐作品的专业程度。AI辅助创作的音乐固然无法与一线歌手的作品相提并论,但在同是二把刀组成的一众草台班子中,却未必然不能成为其中的佼佼者。

在“虚拟淘宝店”、“一个人的乐队”之外的其他领域,必然也存在着像阿涛这样,跨专业领域的超级个体正在萌动发芽。但也不应陷入“AI万能”的误区,感觉什么事情都交给AI就万事大吉可以坐享其成了。就拿音乐创作来说,至少现阶段剪辑混音的工作还是需要具备一定专业知识的人手动完成。而一众AIGC工具本身也并非无本之木,其诞生无一不是海量前人作品累积到一定阶段而产生的结晶。

透过这些现象,值得关注的是,未来个体的竞争优势不再局限于传统工具使用技巧的掌握和熟练程度。向AIGC工具灌输想法、实现创意的能力,以及技巧也当并重。

AI未必取代人类,使用AI的人本意亦非替代谁,但毫无疑问,明天的你一定会感谢今天拥抱AI的自己。。

阅读原文

上次更新于: